摘要:高校社团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有效的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需要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改进完善社团育人模式,建立起与新时代学生特点相适应的社团育人新方式。让传统社团模式的学生组织在新时代任能发挥其特殊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特点;高校社团;育人模式
前言: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高校学生社团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1]。高校社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层团支部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2]。从高校本质属性分析高校社团有:自发自治、松散自由、灵活多样的特征,这也体现了社团权利义务关系的体现[3]。
一、社团育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育人模式与学生特点不符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两方面新特点|:一是成长环境优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二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学生的自育水平和自育意识显著增强[4]。学生还表现出即时满足,不遵守规则,思维跳跃等特点。社团育人停留在活动开展,任务布置层面,未结合学生特点,以至社团育人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二)纳新发展缺乏有效措施
社团发展的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吸引充足的新生力量保障社团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保障社团稳定发展。学生参加社团集中在低年级,由于社团在新人吸纳管理上方法欠缺,出现大一学生因归宿感弱中途退出,大二学生因收获不大现实问题离开等情况,导致社团的流动性大。
(三)社团管理模式不规范
高校社团的管理权限大多在校团委,由于团委本身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有限,使得该管理模式下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团管理松散[5]。社团内部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组织活动数量多而质量不高,部分成员组织纪律散漫,不服从社团管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思想育人的正面作用[6]。
二、改进社团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连接着教育的主客体,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核心的枢纽作用[7]。高校社团作在日常活动开展和管理中要始终宣传党的各项理论、方针路线和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理论学习成果与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相统一,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结合[8]。
(二)有助于和谐文明校园环境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由于其凝聚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发展青年学生的独特功能,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9]。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文明校园的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高水平、高品位、富有吸引力的校园精品社团活动,备受广大师生的共同喜爱和期待[10]。高校社团的稳定繁荣,可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社团作为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增强素质和提升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要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参与的社团。丰富精彩的各类社团活动,也为在校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提供了舞台。
三、社团育人模式改进措施
本文社团育人模式改进从三个角度两个层面展开,三个角度是软化冲突,增加团队归属感;淡化社团权威,增加团队认同感;强化社团边界,增强团队责任感。两个层面是指教师指导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两个层面。形成一套“轻有力”育人模式:
(一)软化冲突,社团有生力量“凝起来”
1、指导教师教育:社团分层分类管理,指导教师资源“整起来”。传统的社团中因社团数量多指导教师少,出现“社团无指导教师指导”或“指导教师挂名不管理”现象。“轻有力”社团育人模式中,提出了社团分层分类型管理方法,将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经验特长和社团类型分组,每组设组长,副组长和教师成员,下设学生社团部门对社团进行管理。
2、学生自我管理:做好入团破冰关爱,团队成员“聚起来”。社团中因对缺乏对成员的重视关注出现“满怀希望入会,落漠失望退会”情况。“轻有力”社团育人模式采取两种措施:(1)采用入社仪式:注重成员的入社仪式,赋予参与者特殊的仪式感,激发集体行为的核心价值。(2)朋辈导游活动:老社员带领新社员开展活动,消除新社员的陌生感,增强认同感。
(二)淡化社团权威,让社团有生力量“活起来”
1、指导教师教育:做好动员工作,社团成员“动起来”。当前高校社团中成员得不到教师有效指导。“轻有力”社团育人模式从三方面改进:(1)贴权利标签:赋予社员更多权利,让其参与到社团的决策管理,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2)剥洋葱式谈话:针对成员列举面对的困难,采用不断深入的方法直至接近问题的核心。(3)事务项目化管理:细化每一次社团活动的目标和步骤,对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
2、学生自我管理:做好朋辈辅导,社团薪火“传起来”。高校社团中存在主要事务都由核心骨干完成的现象,导致骨干力量毕业后,社团断层解散。“轻有力”社团育人模式在两方面改进:(1)注重社团文化的建设,从社团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社团文化建设,形成公认公信的社团文化。(2)鼓励成员参与到活动策划、日常管理和政策决策的过程中。
(三)强化社团边界,让社团机制“转起来”
1、指导教师教育:搭建成果转换平台,让社团育人目标“亮起来”。传统的社团出现成果因缺乏支持夭折或有成果后荒废的现象。成果转化是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也是让社团育人目标亮起来的主要措施。“轻有力”社团管理模式借助指导教师力量整合学校、社会等资源搭建好社团成果转换平台,为社团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2、学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社团规章制度,让社团机制“管起来”。“轻有力”育人模式提出社团要坚持“精细、精准”原则制定规章制度。重点抓好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和奖惩淘汰机制。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衔接机制。财务管理建立申请、审核、批复、复审的财务管理模式。奖惩机制根据出勤制度和成果转化等明确化。
新型“轻有力”育人模式中重点在“善管理,重引导”,针对当代大学生特色,结合我国新时代背景,在激发社团学生潜力,提升社团发展活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校社团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特点,改变以往传统社团的管理模式,促进高校社团育人功能不断加强加深,为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Z].2016—01—12.
[2]周贤君.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7(2):44-47.
[3]项炜,范彩彩.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130-131
[4]公亚丽,李朝伟.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挑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145-148
[5]岳新.高校社团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6(34).80
[6]郭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88-89
[7]倪松根,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价值的逻辑意蕴及其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7(8):31-35
[8]周先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9]孟玲,李存茂.充分发挥高校请安学生社团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1(23):1839-1840
[10]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子威(1987.05),男,山西太原人,初级,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详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030051;电子邮箱:516202925@qq.com;联系电话:137554826005.
薛艳霞(1982.08),女,山西交城人,中级,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详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030051;电子邮箱:59859511@qq.com;联系电话:13753150871.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2017ZD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