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期   作者:马岩
[导读] 在科技发展快速迭代升级的今天,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摘要:在科技发展快速迭代升级的今天,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依托现代名企,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
          引言
          产教融合的模式使得职业院校与其他院校就发展模式上产生了本质区别,成为促进校企合作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源动力。在新时代展现育人新格局,在教育史上谱写新的篇章,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时期高职院校还应再接再厉,制定和落实有效举措,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育人成效,再创新辉煌。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1合作主体动力不强,企业积极性不高
          参与各方特别是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无论是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部分学校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服务企业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尚未真正树立起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面对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有的虽然认识到位但存在畏难情绪,因而在拓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缺乏主动性、紧迫性;部分院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和办学条件所限,仍坚持“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满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从企业方面看,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责任感不强,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缺乏参与共同育人的积极性;一些企业认为,参与人才培养只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不能增加企业效益,受经济利益驱动,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1.2校企双方能力不足,合作条件欠缺
          校企合作的成功实施,需要校企双方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条件。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能够帮助合作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员工职业培训、进行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让合作企业共享学校的场地、设备等教学资源,优先选择适用的毕业生。从企业方面来说,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愿意与学校合作办班;能够为学生提供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岗位;能够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校企合作才能成功、取得实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和企业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合作条件欠佳而制约了合作的顺利实施和深度发展。如多数学校存在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教师缺乏实践技能、教学设施和实训条件落后等问题,教学质量不高,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供给服务能力较弱,缺乏与企业交换的对等资源,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从企业方面来看,地方性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可选择的合作对象多为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大多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在合作方面更多考虑的是短期利益、经济利益,而学校更愿希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推进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的措施
          2.1系统设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人才,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职场培养计划并未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有效接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学生进入企业后,仍需要对学生进行一至两年的培训,由此可见,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待进一步升级改造。“现代学徒制”、“校企模块化合作课程”、“校企交叉教学”等实践工作正是适应这一形势,落实产教融合思想的具体实践。

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在经过长期工作中又往往存在思维固化、视野缩窄等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企业员工的脱岗进修、继续教育,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员工的晋升学习提供帮助,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总之,系统设计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与企业的工作任务,培养体系的建立也将反向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最终体现在社会效益的提升上。
          2.2全面推进“双师型”的教师培养计划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有“双证”或“双职称”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是产教融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需要教师要到企业中参加一定期限的上岗实训,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丰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充分吸纳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健全评价体系、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聘任的自由度,从而改变过去“唯学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牵头,专业技术教师承担主要研究任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2.3深入挖掘技术创新,实现精准服务
          切实加快教育工作中的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产教融合下的精准服务目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立产教融合发展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建立网络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推进产教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在重大领域中进行数据的高效采集、有效利用,建立涵盖高校、企业、行业的数据分析平台,根据数据分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产教融合计划,集中科研经费进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先,提前储备产业发展人才,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产教融合战略的精准性,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4强化产教对接,推动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教育教学资源要素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要素对接融合的渗透过程,实行产教对接,推进教产研一体、产学研结合,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要围绕产教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对接机制,加强校企、产教对接,紧密结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制定完善专业教学标准,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创新完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对接融合:一是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主要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布局,合理确定培养规模,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二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要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以企业的生产过程为标的重组教学内容和过程,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工学交替,聘用企业教师,引入现代“学徒制”,实行弹性教学方式,以具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结语
          总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发展前景,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唯有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工作,才能为职业教育的革新打下坚实基础。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外部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技术的快速升级,全面提升产教融合的力度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这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人的共同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潘陆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3)
          [2]陈年有等.产教融合的内容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