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 提高效益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期   作者:郑艳丽
[导读]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

          [摘  要]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语文课堂教学经历了最初的一块黑板几张挂图到投影机、录像机,一直到现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的使用,以其强大的图像、动画、影视等的处理功能,将众多的信息展现于课堂之上,在教学的优化过程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一个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现就如何把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利用多媒体,把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制成课件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学生都不太喜欢上文言文,在上《陈涉世家》的时候先展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让学生对这起义进行讨论,然后提问学生:“在历史课中大家都学了大泽乡起义,那它起义是怎样发生的?它经过如何?”我们今天来学习文言文所写的大泽乡起义的相关内容——《陈涉世家》。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海燕》这首散文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握的主题。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容量 
         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有助于我们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能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例如在教学《塞翁失马》一课时,关于“祸福转化”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其父”面对几次突然而至的灾难却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而几次面对突然而至的“好事”时却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对此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有“祸”怎么是“福”?有“福”怎么是“祸”?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网络系统在课外查找有关“辩证法”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适当了解一点哲学知识。然后利用课件,分三步展示动画:第一步,“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失一而得十——“祸”转化为“福”;第二步,其子“好骑”而“折其髀”——“福”转化为“祸”;第三步,其子因“折其髀”而“父子相保”——“祸”又转化为“福”,同时在动画中融入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既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又对文章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展示收集的生活中所了解的“乐极生悲” “物极必反”的素材,加深对“辩证法”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学习语文知识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收集资料及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对“辩证法”、古代的历史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了“小课本,大课堂”,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学生协作交流、自得自悟  
         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单项传递知识的过程,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化石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化石”的世界,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理解“化石”怎样“蕴藏着生命的信息”。教学之前,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从生物实验室(生物老师处)收集、了解有关“化石”的资料(知识)、图片或实物;一组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和图片。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料、图片或实物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学生对 “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趁热打铁,提供了有关介绍“化石”的资源网站,学生在网中自由阅读关于“化石”的资料介绍,并欣赏了大量的各种“化石”的图片。这样既顺利地完成了课本要求完成的任务,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
         综上所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并真正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然而在目前,我们有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利用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而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 钟志贤 徐洪建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