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进行论述,分别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塑造学生创新品质等五方面展开了分析,通过本文研究需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引言
语文是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新人”,其基本理念是促进语文教学植根现实,面向未来,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知识的讲解为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只是简单的将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关键的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是主要的教学过程,同时,在阅读总结过程中存在标准答案式的总结,在这类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学习模式僵化,学习缺乏创造性思维,同时不利于培养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对阅读教学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加强教学手段改革,不断在教学中摸索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并不断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增强课堂气氛活跃度,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成效。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江泽民主席曾经总结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取得进步。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宝贵财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是满足我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在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促进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来进行阅读讲解,而应加大阅读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
3、促进阅读教学过程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3.1营造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民主是促进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放开束缚,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将自身作为普通一员,与学生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学过程会更加容易进行彼此沟通,同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在此种状态下学生会更加愿意去思考、去表达。由于创造的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会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得到极大的发展。而当学生阅读过程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在不断思考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2激发学生活跃性,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开始,想象是对新事物在头脑中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有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使其不断开展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2]。
一些心理学家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充分利用教材文章作为刺激因素,促进学生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课文《童趣》一文的讲解过程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对文章主题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听文章的录音,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去感受作者描述的关于童趣的细节。在进行听读的过程可以进行多遍播放,第一遍时应引导学生去辨别文章中字词的概念;第二遍可以让学生进行跟读,体会句子的含义;第三遍的时候,让学生仔细的聆听,此时教师可以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作者儿时的趣事,在这种身历其境般的环境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效果势必会更加理想。通过这种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
3.3利用文章情境,激发创新灵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书中写道“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过程需要得到新的体会,这就需要教师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领悟,从自身角度出发获得新的收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阅读的过程同样是启迪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文章描绘的情境结合形象化的展示,为学生营造文章情境,使学生能对文章进一步理解。比如在讲解文章《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文章中描述的“一片花”、“一树花”、“一穗花”的场景,使学生有种被紫藤萝花包围的感觉,充分感受作者所处花海的感受。通过场景的营造,刺激学生的创新灵感,此时可以进一步对文章作者深层次的意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深层次的概念、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大的帮助。
3.4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路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曾经说过“人的创造力需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发挥出来,思考是完成创新的重要过程”[3]。多角度思考是与集中思考相对的概念,集中思考是指在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中指示单一方向的去研究,而得出单一的解答。而多角度思考是需要从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从不同出发点进行分析,思考的角度更多、得出的答案更全面。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从而思维更加活跃,获得更多的创新思路。比如在进行课文《孔乙己》一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文中描述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进行提问,假设孔乙己没有向文中描述的那样生活他会是什么样的呢?假设孔乙己在当今社会会使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对文章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
3.5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品质
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率先进行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在自己对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会掺杂教师的讲解来进行总结,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很大的阻碍。同时学生自身经历以及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略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而传统教学手段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异进行统一模式的教学,这对某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思考的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能造成创造欲望的消失。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体的差异,注重每个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结语
现代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活跃性具有直接的作用,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切实结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改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立新,王雁玲.阅读素养的教学逻辑与变革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2]梁军.关注学生认知心理打开阅读思维空间[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7(03)
[3]魏丽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