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浅析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7期   作者:谭自红
[导读] 鲁迅先生小说的深刻性不在于他采用哪种形式、为它规定了什么样的主题

          鲁迅先生小说的深刻性不在于他采用哪种形式、为它规定了什么样的主题,而是他利用这些作品为我们开辟了异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容纳了异常丰富的及至连鲁迅先生自己也未曾经历过的人生过程和体验。
          为了能更清晰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我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孔乙己》和《故乡》两篇小说为例来作具体分析。
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和一个冷漠的社会
——小说《孔乙己》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笔下,有过许多悲剧人物,像阿Q、祥林嫂、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孔乙己是众多人物形象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他的形象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人物画廊”单元。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小说去感悟,谛听作者以此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控诉。
          《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鲁镇,这是一个清朝末期的中国农村小镇,也是旧中国社会现实的缩影。小说写的是一群酒客,这群酒客由不同的等级组成:一类是以出卖劳力为生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一类是以地主、有钱人为主的坐着喝酒的长衫客。小镇的咸亨酒店是孔乙己常来的地方,可他是唯一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在这个社会群体里,孔乙己既不是短衣帮,也不属于长衫客,是个多余的人。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和精神麻木,造成了他的双重悲剧性,这些正是中国当时“病态社会”及其“不幸的人们”的象征。这是小说人物孔乙己活动的社会背景。
          《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这揭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决定了他双重性悲剧:一方面代表着中国旧社会读书人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也是旧中国底层社会被压迫被侮辱者的悲剧。他的出场只会给别人增加笑料,以此反映了他在小镇里微不足道的地位和人们对他的蔑视,也暗示了他悲剧的一生:科场失意,穷困潦倒,受尽欺凌,悲惨死去。这位被残酷抛弃在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黑暗社会所吞噬的读书人,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的结局,既是就中国广大下层读书人及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封建传统“吃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孔乙己的形象,既是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控诉,也是对社会生活中人性的挑战。他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悲惨的遭遇,也导致了他悲剧的结局。他四次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来,从人们的哄笑声中离开。他来了顶多给人们增加些笑料,他不来日子依旧,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多余人的不幸与悲哀。他因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只有自己还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知识的人,却无法过好自己的生活,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在众人的欺凌下悲惨的死去。以笑衬悲,每一次哄笑都在孔乙己心上狠狠的划上一刀,也在读者的心灵上深深地留下一道伤痕。在这个小镇地酒店里,有的是贵贱,冷漠和麻木,这是清末中国社会现实地缩影和真实地写照。
          我们看到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敌对异己的环境中,他一生为出仕而读书,穷困潦倒的奔波在社会底层,最后惨死在无人问津的境况。有人记起他,是因为孤独无聊,是因为还欠着十九文钱,除此以外无人牵挂,就连店里的伙计也看不起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生,在人们的笑声中死。这么一位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像。今天读来,只有用《阿Q正传》中的话“所有书上都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吃人’二字来总结。”
          作者用此来揭示当时中国社会国民的愚昧和麻木,及社会变态状况的严重,揭露和讽刺了变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思想,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迷茫中的求索
          ——小说《故乡》
          执教中学语文几年来,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感触颇深。下面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小说《故乡》,谈一谈我的一些见解和感受。


          1.文章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现状,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描写的“现实中的故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1)“我”眼中的故乡,“我”心中的感慨(“我”回故乡的所见所感)。 “深冬阴晦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远近横着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是“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我的心禁不住的悲凉起来”,“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吗?”这是“我”回故乡是的所感。通过描写现实中的故乡,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悲凉的心情。
           2)“我”眼中的人物。中年闰土,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红活圆润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枯树皮了。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内心已经变得可怕。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它是生活重压下的艰难挣扎着的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当年年轻漂亮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到了中年,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家捞点东西,这是生活压迫下的庸俗的小市民典型形象。
           2.鲁迅先生在小说中给我们展现了“现实中的故乡”的景和人,这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我心中“美好的故乡”为什么会这样?作者通过“变”的对比来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广大农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社会根源。
           1)“过去的故乡”。“我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过去的故乡”是美好的,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和美丽景色。故乡的人更是难忘,少年闰土活泼刚直,有志有勇,无忧无虑,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年轻的杨二嫂安分守己,年轻美丽,会招揽生意。这些都间接的展现了作者心中“过去的故乡”是那么美好。
           2)“现实中的故乡”。回到故乡,我看到现在的故乡全是萧索,荒凉,破败的景象。再看看现实中的人物,中年闰土身材高大,脸色灰黄,眼睛红肿,浑身瑟缩,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麻木、愚昧,寄希望于神灵,身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中年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就像圆规,尖利的怪声、刻薄的语言。“现实中的故乡”令人悲凉心酸。
           3)“未来的故乡”。离开故乡时,看到海边奇异的图画,就是我心中未来的故乡,充满希望,美丽无比。但这只是作者的愿望,就是希望故乡会变得美好起来。并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下一代。
           3.是什么原因让“我”的故乡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我们了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军阀混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的时代,中国民不聊生,官僚、军阀、封建势力交相欺压,中国人民极度贫困。所以现实中的故乡是那么荒凉、破败,农民的命运是那样悲惨。
           4.鲁迅先生在小说中通过故乡环境人物的变化描写,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其实他在课文中描绘了四类人物四种不同的人生命运,以此来揭示这篇小说的真正目的。即:
第一类人物的人生命运是像闰土一样的农民,他们接受
压榨和欺压,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希望,也没有出路。
第二类人物的人生命运是像杨二嫂一样的小市民,生活
在社会边缘,靠讨、要、骗的方式苟且活着,失望的等待着、希望看到出路。
第三类人物的人生命运是像“我”一样的知识分子,生
活在劳苦奔波的社会里,永不安分、苦苦图变,追求新生活,渴望找到出路。
第四类人物的人生命运是像“宏儿”“水生”一样的孩子,
他们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他们会创造美好,能创造未来,一定会找到出路。
在鲁迅先生看来前两类人物的人生命运都是悲惨的,而小说中的“我”,作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能看清社会现实,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却无力改变社会现现状,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迷茫。但“我”却在迷茫中充满希望,不失志,不气馁,积极追求新生活,并号召人们共同去追求,共同去开创新的生活道路。
品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我们不需再去熟悉那些内容、人物,重复那些故事情节,而是需要去感受和体验他笔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再次深入一个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去寻找那些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慰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