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家国情怀教育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常见误区,包括思维僵化保守、极端爱国思想、缺乏世界意识,继而探讨了高中历史教育中家国情怀教学的优化对策,如培养学生思维、渗透和平理念、融入世界视野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误区;对策
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主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家国情怀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普遍性等特点。先秦时期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是家国情怀的基础,稳定的宗族聚居结构以及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家国情怀历久弥新的重要因素。随着高中历史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成为主流。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国情怀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教师重视。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常见误区
(一)思维僵化保守
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肩负着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重任,更要与历史教学中其他内容的教育形成紧密的联系,成为促进历史课程教学深入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当前家国情怀教育中,不少教师并未注意到家国情怀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其他内容之间的关联,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得不到整体的提升,学生普遍存在着思维僵化保守的现象。举例而言,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步步紧逼,不少教师在此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以费正清的冲击—反应理论为基础,将近代中国的发展视作西方冲击的产物,得出“被动就要挨打”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国近代历史实际上是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具有很强的民族自觉性。
(二)极端爱国思想
爱国思想是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借助中华民族伟大光辉的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第二,利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来培养学生的自强心理与报国意识。然而,在用第二种方法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时,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极端爱国思想,有悖家国情怀教育的目标。就以抗日战争为例,日本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更借卢沟桥事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多次犯下反人类罪行,比如南京大屠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极端爱国情感的影响,容易产生同态复仇的思想,认为只有来一次“东京大屠杀”,才能抚平两国的世仇。
(三)缺乏世界意识
家国情怀,古已有之。今天我们所说的家国情怀与历史上的家国情怀既有一脉相承之处,也有不少发展和变化。今天的家国情怀除了继承了历史上家国同构、爱国思想等内容外,更增加了世界意识、国际视野等内容,这是大航海后,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必然产物。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中,一些教师未能处理好国家认同与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就以新中国的成立为例,不少学生仅仅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忽略了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平力量的消长、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新中国的成立。国家认同与世界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意识的缺乏导致家国情怀教育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对策
(一)在家国情怀教育中培养学生思维
从教学目标而言,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上肩负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历史知识,教师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比如历史事件的背景、历史事件的进程、历史事件的影响等教授给学生;其次是历史能力,教师要借助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比如史料分析与实证能力、历史评价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最后是历史情感,教师要结合历史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而家国情怀正是历史情感教学的重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紧密衔接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要以历史知识、历史能力为基础,同时,将家国情怀作为提升历史教育质量的重点。教师要在家国情怀教育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就以鸦片战争为例,中国历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英国的说法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历史将鸦片战争视作西方侵略我国的跳板,而英国则将鸦片战争视作争取自由贸易权的手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二)在家国情怀教育中渗透和平理念
历史作为人文科学,既具有求真的导向,即借助历史研究来弄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追寻历史的真相,也有求善的目标,是学生德育开展中的重要课程。当前高中历史在家国情怀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学生存在着一些偏激的爱国思想,诸如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同态复仇思想等,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群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不仅对家国情怀教育有着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中要渗透和平理念。首先,引导学生正视历史。客观地对待历史是从历史中汲取养分的前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客观的态度来讲解历史。比如在抗日战争教学中,要将坚持军国主义的群体与普通的日本民众区分开来,引导学生批判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及其右翼残余。其次,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珍视和平是历史发展的教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和平理念,使学生成为和平事业的坚定拥护者与捍卫者。
(三)在家国情怀教育中融入世界视野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家国情怀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延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教育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增强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以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可见,在家国情怀教育中融入世界视野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待历史,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角度出发,将对中国历史的考察放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学生历史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就以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教学为例,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在我国进入百家争鸣时代的同时,古希腊也出现了大量的哲学家、数学家等,因此,有研究者将该时期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待诸子百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念。
三、结语
家国情怀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点,也是当前教师较为关注的内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与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从家国情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惠聪.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6):125.
[2]左言琴.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44.
[3]康富永.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128.
[4]余冬意.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之误区[J].中学历史教学,2018(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