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美术教育观强调通过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某种美术语言来创作,就应该向美术家一样经历由欣赏、临摹、观察、写生、构思、构图和创作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创作过程——这就是美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完整的美术创作课过程包括:命题、启发、收集资料、创作四个环节。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创作、美术语言、教师
新的美术教育观强调通过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一创造性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品质。美术中的创造力可表现为不同的方面,如无目的的创造、无意识地创造、有目的的创造的,而且,即使学生用某种方式画出了对象或作品,也不等于真正的学到了美术的真谛,正如《美术课程标准》目标所要求的,应该“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
1、美术创作的概念及过程
美术创作是画者借助某一美术语言,运用美术材料、工具以及造型,以绘制或设计等手段,描绘客观世界,美化环境与生活,表达主观思想和情感。所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美术创作是画者脑、眼、手高度协作的过程。美术创作并非被动的“再现”对象,而是用一套美术语言去“表现”对象,美术教学首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学习并掌握各种美术语言。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某种美术语言来创作,就应该向美术家一样经历由欣赏、临摹、观察、写生、构思、构图和创作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创作过程——这就是美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或教科书应当提供适龄的、内容丰富的经典美术资料,比如,野兽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迪斯尼的卡通、国内外各种农民画等比较适合小学生的风格语言,而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风格就比较适合初中生。
2、美术创作过程
完整的美术创作课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完整的美术创作过程包括命题
美术创作是学生从事的美术活动,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或讲解,但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创作,因此,美术创作命题的基本要求是: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和兴趣,又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宽容度,并允许学生加副标题。教师平时要体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爱好,根据学生关注的流行现象和社会热点来命题,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②启发
要让学生创作,联系生活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其目的是:打开思路、活跃情绪、激发想象,并引导学生把创作构思变成构图或作品,主要的启发手段有:
a.美术作品。最好用大师的作品或以前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既能借鉴其创作思路、创作题材,又能提供构图、造型、色彩以及表现形式等信息。但运用美术作品也可能造成学生模仿或束缚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所以应提供较多的作品,最好让学生自己找作品,从中选择与借鉴。
b.语言。用语言启发,能涉猎非常广泛的范畴,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思路。语言是无形象的,似乎无助于美术创作,却能够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并通过联想产生灵感。教师可以用板书(或思维导图)使语言条理化有效化。
c.讨论。讨论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后进行联想和创作性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动性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讲述、启发后的重要的补充。讨论可以是学生之间各种想法的交流和碰撞,也可以是对草图的批评和建议,有利于激发灵感、开拓思路、深化作品立意,逐步确立自己的创作构思或方案。
③收集素材
艺术家往往通过实地写生、摄影、体验等方式收集资料,也需要通过书籍文献或访谈了解创作对象的背景资料,目前也能通过网络很方便的找到大量的图文资料,为创作做好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借鉴经典名画,学会运用自己的速写照片等素材完成构思构图的任务。
④创作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构思和构图的基础上,学习某种表现技能,充实各种形象,丰富各部分的细节,设计作品色彩效果,逐步完成作业。教师应全面辅导,向学生提供多种思路,指出作品在构思、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优势或不足。美术创作一般都是由个人独立完成,但有些复杂的作品,也可以由小组甚至全班分工完成,有些美术作品需要运用大量的材料、工具和方法,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多种因素与困难,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克服和解决。
⑤完善
最后的步骤是完善作品、整体调整使画面更完美,教师在这一环节应根据学生作品的特点提出建议使作业丰富起来,敦促和鼓励学生把作业加工完善,使作业更漂亮。完善的作业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个意义就更不可小视了。
最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举办美术作品展,通过展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丰富校园文化,也能强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