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当前小学教学对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之不足、影响学生正常表现之现状,引导学生透由影片教学、小组活动、团体支持、创造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辨识情绪、接纳情绪、表达情绪、纾解情绪,促进对负面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关键词】情绪表达 负面情绪 情绪管理
传统教育学习方式有其问题,大家都在找新的方法,其中,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是备受瞩目的新焦点。心理学家Daniel Goleman指出[1],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是儿童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策,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学习能力。社会情绪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发展中,与学校的连接越来越弱,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学术成就、行为和健康。培养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让他们在识别和管理自身情绪的基础上,更善于积极调动相关资源,在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英国社会情绪学习项目(SEAL)[2],将发展儿童社会、情绪和行为技能的重点放在小学阶段。项目实施后,对172所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前后测,对29所学校的教师、助教及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3所学校的教职工和小学生进行采访,发现90%的学校教职工认为项目总体上是成功的[14]。所有的校长、87%的教师及96%的非教职员工认为项目促进了儿童的情绪幸福感。82%的教师认为项目提升了小学生情绪控制的能力。通过参考两岸三地及欧美国家相关研究,依据我国国情文化特质与小学课程安排,笔者研拟出以下具体可行的方法。
(一)知止而后有定: 经由教学辨识正负情绪
恐惧、悲哀、愤怒等都属于人的负面情绪状态。当然,作为孩子也不例外,但由于孩子的年纪尚小,与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尚浅,并且对自己产生的情绪认识不清,因此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不知该如何表达,只好自己寻找方式来进行宣泄。在没有大人引导的情况下,孩子自发的宣泄方式往往是不当的,比如哭闹、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等。所以,大人首先要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定义情绪。
除了在生活中经常和他们定义情绪,给情绪贴标签,我们还可以和他们看一些介绍情绪的绘本。小朋友适合直观的学习,看绘本的时候他会认识到,哦,遇到这个情况,是这个情绪,你看这个图上的小朋友是这样的表情啊,后来他情绪好了,不生气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排解掉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就能够学习和认识情绪。
解决之道首重“知”的问题。我们透由图影教材、口头解说、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情绪的种类(正本)、知道它们的起因(清源)、了解它们的功能(明心)、接受它们的存在(见性),如此,学生将不再畏惧情绪问题,更能坦然面对。经过情绪教育而能实行适当的举止,知其所止,并能止于所当止,于是当事人更能接受自己的情绪,更能让情绪如其所是的呈现(定)。
(二)气定而后能静:经由团体接纳人我情绪
“静,谓心不妄动”,人的情绪是自然反应,它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所谓负面与否,端视该项情绪可能引发的后果而定。而诸多不良反应,例如生理不适、学习障碍、人际困扰、心理疾患等,与其说源于情绪本身,不如说是受害于压抑、扭曲等消极处理作为。在让学生明白“情绪不可怕”、“情绪有其必要”的道理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稳定自己的情绪,用平稳淡定的态度进一步审视自己的情绪,除了能够接纳自己情绪之外,透过团体活动与小组讨论的方式,也能理解别人的情绪,进而接纳“别人也可以有情绪”这个事实。
如果我们理解孩子,往往会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不会再被同一个问题困扰。孩子是用自己的情绪面对这个世界的。
当他一心一意要洗,你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当他得到你的理解心情平静下来,你再讲道理,他才会慢慢听得进去。所以不要说孩子不讲道理,孩子只是需要成人理解他们的情绪,得到理解后,原先困扰他的问题可能就不会再困扰他了。
(三)心静而后能安:经由练习表达合理情绪
在认识并接纳情绪之后,适时适度地表达很重要。而情绪表达规则受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影响非常大[3]。同一刺激情境 ,不同文化下的情绪表达规则可能完全不同。中国文化接受的情绪表达一般是掩饰或压抑,这让学生不敢适时地表达,同时在情绪失控之后感到罪恶与不安,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让原本健康的情绪发泄变得有害。我们在温暖、安全、支持的团体氛围下,透由现场演练与实况模拟的方式,孩子们将学习到如何适时适度地表达情绪。
我们认同和确认孩子的情绪,能让孩子明白一件事:不管你正体验着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我都能理解,我认同你的感受。但是,怎么发泄和表达这种情绪呢?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过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我们有三个原则: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财物。然后想想,你怎么表达情绪比较合适。
张丽和辛自强研究认为[4],情绪表达是后天学习到的,学习适当地调节和疏导情绪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学习行为的界限,怎么表达情绪是恰当的。如果不能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就不能很好地学会管理情绪,更有可能产生各种行为问题。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小学儿童在失望情景下的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都变得越来越积极 。
(四)身安而后能虑: 经由运用抒发真实情绪
身心安稳,思虑自然周到。在实地练习中,孩子们从自己的经验学习到最适合自己的反应方式,也从别人的练习中体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更从彼此的心得分享中,确认自己的情绪抒发方式对人、我的影响。同时,由情绪教育的课程中得到同侪支时,让学生勇于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学校、家庭以及未来进入社会之后的人际互动中。
孩子因为一块橡皮的丢失而闹情绪,有些老师会不耐烦,一个橡皮有什么了不起的,别哭了,再去买一个。可是孩子对旧橡皮是有感情的,你买一个新的并不能代替他对旧的那个的感情,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他:橡皮丢了你很伤心,来,你可以到老师这里哭一会儿,我们想想办法接下来怎么办。孩子的感受得到老师的认同,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当他开始思考的时候,他的情绪就已经得到排解了。
(五)思虑而后能得:经由省思学习为己负责
思虑处处能周到,做人能达到理想的目的,最善的境界,而能得其所止。经过情绪教育的四个步骤之后,学生们能够辨识情绪、肯定情绪的功能、接纳它们的存在、学会表达的方式、选择适合的方法、融合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此,情绪将回归原貎,不再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威胁。而学生在学会适当的方法后,可以将危机化为转机,精力不再受负面情绪所困,而得以将个人的聪明才智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使其努力终有所得。
情绪可以是妨碍孩子学习的重要理由,但也可以是促进学习的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情绪也往往较差,而忧郁指数较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也常受到干扰。因此,作为老师,当看到孩子有情绪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妥当地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Gottman.J.M., Katz.L.F., & Hooven.C..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996,10(3):243-268.
[2]一 诺.想要对抗负面情绪不得病?那你就得多聊天[N].中国家庭报,2017/06/28(心理)
[3]赵立利.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与干预[EB].中国科技教育,2015(10),
[4]张丽,辛自强. 失望情境下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运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