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所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通过艺术性和时 效性的作用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与文章中所描述的具体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深层次的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合适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在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提升情境的真实性及可接触性,并进行学生的情感带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
当前,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很多要求。第一,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掌握其所蕴含的大意,从而提升理解水平。第二,阅读教学需要保证趣味性。教师必须全面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第三,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教学与之结合起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现状
1.阅读教学方向模糊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语文教师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语文教材的讲解上,即便设置了阅读教学环节,也没有过多涉及。这导致阅读教学方向模糊,情境创设效果不明显。例如,教授《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向,所以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生字、生词等展开教学,虽然也结合文章内容创设了相应情境,但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能完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以致影响阅读效果。
2.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
学生本身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还是习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学生还是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探索、探寻文本中的奥秘。这样一来,即使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也会因失去学生这一主体的支撑而降低阅读教学效果。
3.没有合适的问题作为引导
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质疑,离不开学生的提问。有了适当的问题作为引导,教师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教学。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处于被动学习和被动思维状态,无法提出有价值的 问题作为课堂引导,无法创设适当的阅读情境。例如,学习《女娲补天》一课时,因为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和接受,所以在课堂上无法积极地提出问题,导致阅读情境无法创设,阅读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阅读情境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任务的细致化表现,制定教学目标是开展语文阅读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制定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创设阅读情境时,还要考虑教学需求与教学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走进文本的世界,探索文本的内在含义与韵味,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 的文学素养。例如,教授《燕子专列》一课时,教师需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主题。
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喜欢哪些动物,然后引导学生叙述自己记忆中的燕子,包括燕子的特点与外貌形状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介绍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燕子的世界,增强对燕子的认识。这样,就能保证课堂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阅读情境
学生们因为成长环境与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等也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顾及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科学合理且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赋予语文阅读课堂 趣味性和形象性,促使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教授《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教学技术展示颐和园的画面,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对学生视觉造成冲击,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后,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 形式阅读文本,并找到文本中描写颐和园的语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便会深刻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增强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文本说出自己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3.引导学生质疑,创设阅读情境
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石。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阅读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勤于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应结合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某一内容进行质疑,仔细分析文本中 重点词汇与句子的真实含义,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使学生在阅读 的同时发展自身综合能力。例如,教授《童年的发现一文时,教师无须依据常规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段落,而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文本为中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童年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作者童年时发现的事物具有哪些价值?由此,学生就能在疑问与探究中细细品味文本,尽情感受“童年发现”的内在含义,发现科学精神的伟大魅力。又如,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文本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我”和伯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在这件事情上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质疑的环境下产生学习欲望,提升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直观感受,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索文本中心,确保情境创设的效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升华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 究,2019(01):74.
[2]汪小美.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8(25):46-47.
[3]王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设情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15(08):161.
[4]李玉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学周刊,2018(19):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