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因素研究及建议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彭盈 张晓霞
[导读]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
        摘要: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保障。文章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前英语教育方向)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各版本《学前卫生学》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对比,再结合学前卫生学专业教师及学生的访谈,综合分析教学所面临的各困难因素,为提升和完善大学学前卫生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因素;建议
1 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师资问题是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为学前教育大学生转变为幼儿教师提供了必备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课程包括三个重要板块: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与保健、托幼机构保教活动。
        然而,当前学前卫生学教学面临以下困难:教学内容繁多,章节安排不合逻辑;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单一等。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前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呵护。基于此,教学困难因素分析及建议研究工作的开展是有必要的。
2 大学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因素研究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例,采用调查表和访谈两种形式调查大学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各因素。调查表主要调查各版本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异同,调查涉及三大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本研究同时选取了3名专业方向课程教师和10名学前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2)教学考核是否存在问题? 3)如何使课堂变得更有实践指导性? 4)是否可将教学实践纳入最终考核?

2.2 调查结果与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各个版本的《学前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均涉及到“健康的概念”“遗传与优生”“生长发育与保健”“疾病与预防”“发育与保健”“营养与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保教活动卫生”“安全和急救”。由此可见,《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出了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使得这门课程综合了生物学、营养学、心理学、保健学等众多的学科门类。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学前卫生学教师常无法把握教学重难点,界定教学目标和利用有限课时安排教学实践等。

2.3 教师与学生的访谈
         通过与3名专业课教师和10名学前专业大二学生的访谈,发现了该课程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有老师表示,“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有同学表示,“课上理论知识讲解占总课时的80%以上,教材内容晦涩难懂”。诚然,《学前卫生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课程,使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又因教材涉及面广,教师如若将所有章节都一一讲解,则会导致缺少课时讲解案例和进行教学实践,这种教师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学考核是否存在问题?” 有教师表示,“当前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活动考核标准单一,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即将期末考试成绩视为评估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成效的唯一指标”。过于单一的考核标准会偏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影响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第三个问题“如何使课堂变得更有实践指导性?”有同学表示,“如讲解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常采用语言描述和图片展示额外动脉压迫点和左手四肢压法”。以语言与图片为主讲解深奥的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学生缺乏实际操作,会产生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在真实的教学中,学生将难以进行实际操作。
3 学前卫生学活动的改善性建议
3.1 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一方面,针对教材内容繁多,知识点覆盖面广这一情况,教师应当精简教学内容,有效梳理教学重难点,精讲或删减学前卫生学与其他课程的重叠部分。如《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 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中部分章节出现重叠。
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当将托幼机构的实际教学需求和学生毕业应掌握的必备应用知识作为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重点,选取教学章节,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将所学知识切实地应用到后期的教学实践中。例如,教师可以将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制度作为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指引,从而将“传染病以及常见疾病综述”“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以及“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健康教育的一体化”等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有效的突出重点,且不忘细枝末节。

3.2 转变考核思维,优化评价标准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培养应用型的教学人才,教师应当采用量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作为考核标准。英语教育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学校的教师子女,创办了3-6岁的学前儿童英语乐动班和2-3岁的英语宝宝班。面向全院学生选取一定数量的助教,先培训,后进班辅助教师上课,优秀助教提供整节课实践机会。另外,英语教育学院教学实践部与大观镇幼儿园,街子镇幼儿园建立了教学帮扶关系。实践部在学生中选取优秀的志愿者,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课程,入园教学。
教师可将学生在幼儿园见习和学习班助教的经验纳入考核,计入平时成绩。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地,多方式地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3.3 将实践引入课堂,增加实践机会。
《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多以大班教学的形式为主,班级人数多,无法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入园实践或成为助教的机会。因此,与其让每一位学生走出课堂实践,不如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实践引入课堂。
首先,教师可采用教学观摩的方式,播放幼儿园教学视频,一日生活制度视频,或宝宝班助教真实上课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以评教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实践。教师还可播放幼儿园保健,安全措施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并进行理由的阐述,借助于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让所有学生接触真实课堂,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知识。                          
其次,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景来引导学生对所创情景开展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两种托幼机构常见的意外事故场景,如游戏中学生骨折或入园后突然发烧。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意外事故,师生讨论,总结出恰当的处理方法。
最后,可安排优秀的宝宝班助教和实践部代表走入课堂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如有条件,可邀请合作单位大观镇或街子镇幼儿园园长或教师走入校园,开设讲座或担当评委。以“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制度”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学生根据学习,自行编制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安排,以PPT形式阐述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邀请幼儿园教师进行评价,从而找到学生的思维盲区,更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眉.浅谈中职学校《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方法[J].甘肃教育,2017。
[2]何仙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

作者简介:彭盈(1987.1.7)四川成都人,党员,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和英语教学;张晓霞(1986.08),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专业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