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别使得文言文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但实践证明,诵读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由于没有口语考察,大部分学生认为诵读可有可无,随便读读就行,这样使得诵读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想要改善这一现象,最有效和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并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逐渐形成自觉利用工具书学习浅易文言文的习惯。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方法 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初中生刚接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怕文言文的毛病。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灵丹妙药,在文言文教学中作用重大。那么如何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产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我们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引领他们进入乐读的境界,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据了解学生对于文言文诵读,基本上是两种想法:不屑一顾或心生畏惧。认为诵读可有可无,随便读读就行;畏惧是因为诵读要传情达意,担心自己无法表达到位,不敢尝试。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用实践来纠正学生的这种心理,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借助感情,诵读示范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情感,用自己的诵读为学生模仿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深情地诵读中感受文言的魅力。只要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了诵读的愉悦,他们就可能会产生自己去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教师的亲身示范特别容易创设诵读的气氛,比单纯的放录音有效得多。这样,只要学生在倾听中分享到了诵读的乐趣,自己就会产生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
(三)积极质疑,刺激诵读
在讲课之前就先设置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心存疑惑,读课文的时候带着问题,那么因为好奇心的作用,学生往往能够较快地进入自觉思考和诵读的过程。在文言文学习中,除了教师的主动质疑外,更加要鼓励的是学生质疑。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经历的差异,所以学生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个性的疑问,不要急于否定,应当在精神上予以肯定,以此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性得到了肯定与保护后,便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他就会用更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文言文学习活动中来。质疑问题时,教师不要吝惜赞赏、激励,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还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诵读示范及指导作用
(一)、传授规范的诵读方法。诵读教学必须“言传身教”所以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诵读过程诵读方法有许多小技巧,如果教师只是将这些技法讲解给学生听,比如说“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等,学生要么不能理解,要么自由理解,最终诵读课文的效果将参差不齐。只有语文教师以身为例,亲自诵读,给学生示范,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中体会理解所谓的诵读技巧,进而模仿教师的行为,进行诵读。
(二)、拓展诵读范围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这些文章由浅入深,由易而难,非常适合初中生学习。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单靠这些课文就培养出文言语感来,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因为数量太少,再加上文与文之间的学习时间相隔太长,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诵读训练。所以,拓展学生的诵读范围,是必不可少的。
三、培养诵读语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一)明确诵读目标
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的目标。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记忆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识的记忆。所以,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有意识记。
诵读目标的三个阶段:首先要读准。这是诵读最基本的要求。将字词读准确、将句子停顿读明白、将语段读出应有的语气来,比如强与弱、重与轻、紧急与舒缓、沉重与轻快等。其次要读懂。这是在明白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深入感受。读懂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读出隐含在文本之下的言外之意,领悟语声、语气、语调收放之间的技巧。最后要与作者共鸣。当然这是诵读的最高境界,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是穿越遥远时空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读出感情来,读出精神来,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的诵读,学生的语感就能逐渐养成了。
(二)养成诵读良好习惯
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预习习惯。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诵读之前,学生应当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以此来扫除字词朗读的障碍。同时,学生应当养成质疑问难、勤于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此来发现课文内容中的疑惑。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诵读角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2.进行习惯。学生在进行诵读时,应当使用标准普通话,并做到用心专一很多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做到眼、口、心、耳四到,专心致志。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习惯,要求他们在读书时既要动口更要动脑,一词一句都要认真对待。
3.巩固习惯。让学生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文才能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为以后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诵读教学,创设文言语境,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