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人才不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高职院校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人才,但仍然无法完全弥补人才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职教育有了更高的需要和需求。为了能有效实现这样的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运用“顶岗实习”的方式来改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人才。有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施行顶岗实习模式。让学生参与到顶岗实习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顶岗实习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化和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最终促使高职院校能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为市场生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对职业教育也极为重视,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教育能培养出具有技术和能力且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的人才具有社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并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对于人才的需要和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除了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社会化的能力,例如社会协调性、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等。而顶岗实习则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人才的方式之一,通过该环节能够促使学生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转变成为实践能力。但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岗位数量不足、与合作的企业沟通和协调机制尚未确立、缺乏对学生的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顶岗实习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差强人意,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价值。
一、顶岗实习相关概述
顶岗实习是一种教育模式,当学生完成基本的理论课程、技能强化基本训练以及实验课程教学之后,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单位中投入到生产中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来代替企业职工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顶岗实习这一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特征,学生主要是在真实的企业岗位上开展综合能力训练,并完成学校和企业派发的工作任务;此外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学校的学业任务,而且还需要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因此顶岗实习与其他的教学模式不同,教育的主体共有两种,分别是学校和企业。这两个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到教育高职学生中。顶岗实习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的能力,并促使高职学生能在进入到社会之后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中缺乏有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要求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和技能,因此该教育具有实操性特征。但是该特征并没有在顶岗实习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和被重视。部分学生在参与到实习中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无法转变为实践能力。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适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主要开展的是岗前培训,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通过学生参与到实践之中才能得以实现。告知学生在参与到顶岗实习之前基本上已经在学校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学术理论知识和基础。但是这些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方面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将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和实习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顶岗实习的成绩;另外实习单位对参与顶岗实习中高职生的态度也容易对实际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实习生本质上仍然属于学生进入到社会中与人交往的经验相对较少,无法在工作中与其他人调节矛盾或者是调节自身而适应环境。这也会导致学生运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顶岗实习,最终让领导实习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此外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盲目按照学校的安排来参与到顶岗实习之中。为了方便管理,学校也减少了岗位之间的流动,基本上不会让学生进行轮换岗位,因此学生所学习到的技能技术等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不到位
1.考核评价机制缺失
企业在接受和接管实习生时存在着学生无法适应岗位以及满足岗位需求的顾虑。实习生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重要关键是实习评价,该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顶岗实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下,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主要是由实习基地中的教师和学校知道老师所填写的,基本上没有发挥出评价即是应有的作用。导致实习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难以提升,且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进。
2.教师的指导工作落实情况较差
高职学生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变成为实践能力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但高职学生参与到顶岗实习后,存在着实习指导教师并没有起到对学生指导的作用,并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出现这样的状况存在着以下两种原因:首先是指导教师尽管有指导的能力和经验,但是并没有责任心,对实习生进行指导也仅仅是完成工作;另外指导教师本身的直到经验和水平较差,无法完全胜任指导工作,因此有一部分实习生基本上只能依赖于自身在工作中探究和摸索。
3.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投入并不大
每年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对顶岗实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能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实习单位相对较少。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资金和教师投入方面不多,而且实习基地的建设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高职院校中参与到顶岗实习指导的教师,一般来说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承担较多的责任。但是学校给予这类教师的薪酬资金以及福利待遇等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因此教师参与到顶岗实习指导中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三)企业缺乏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积极性
部分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对于施行顶岗实习和接受实习生的态度极为被动且消极,许多企业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导致顶岗实习的实质性计划无法得到实现,效果也大打折扣。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认为参与到顶岗实习中所能够获得的短期利润相对较少,而且运用了企业的资源培养人才,却存在着无法留住人才的现象,参与到实习之中的高职生基本上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缺乏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积极性,因此,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对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企业基本上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为学生安排岗位,而不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和专业情况,同时学校也没有提前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对接,导致所安排的岗位并不合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岗位安排不对口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学生参与到实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也让学生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及时转变为实践技能,最终导致顶岗实习并没有培养出学校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生要转变思想积极参与到顶岗实习中
1.学生要对岗位分配要正确认识
学生在参与到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对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进行严格的遵守。当学生被分配到实习单位时,会分派到具体的岗位上并完成相关的工作。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参与到岗位实习时,要积极服从单位和学校的各种安排并将工作努力完成。若是遇到岗位分配与自身专业不符合的现象,则可以与教师和企业单位进行积极协调和沟通,在单位和学校允许的前提下调换岗位。这样一来保障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顶岗实习之中并且确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努力调节自身心理,积极适应实习中的环境
由于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对象主要为学生,而且工作环境就这真实复杂的特征。因此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实际上可以通过参与到工作之中对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有效认知,并遇到困难与挫折后,及时将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最终对实习的工作环境有效适应。
(二)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为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1.建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要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有正确的认知。高职院校要意识到顶岗实习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意识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要将人才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的根本目标,并将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重视人才培养要符合企业岗位和市场的实际需要。而课程结构体系要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制定。并制定若干个岗职业岗位群课程模块。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并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将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组织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要相联系。进一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企业共同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延长教育实习、见习的时间
高职院校学生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并获得实践经验主要是通过参与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之中。学生主要是依赖于顶岗实习单位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但仅依赖于顶岗实习并不能完全将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因此学校应该将教育实习、见习的时间大大延长。学生在岗位上的实习时间加长,可以让学生不断熟练自己的技能且熟悉周围的工作环境,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容应用在岗位实践之中,不仅能为企业和学校带来更大的效益,还能促使自身锻炼出更高的技能水平。
3.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制度
通过建设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师资队伍能够对顶岗实习指导产生重要的作用。由于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学生缺失实践经验和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点,帮助实习生解决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要加强对设计队伍水平的建设,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让更多的教师按照政策可以申请进修培训或者是外出学习的机会;并与企业积极进行合作,让在职的教师前往企业挂职培训,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校企合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保障能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此外还要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制度和机制。在学生参与到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评价极为重要,这是能帮助学生对实习实际效果以及自身情况有效认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必须要对顶岗实习评价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整个顶岗实习的评价制度应该具备动态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评价和最终效果评价,并非是简单的为学生的实习评定等级,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
(三)实习单位加强对顶岗实习的重视
1.企业要正视校企合作,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顶岗实习在培养人才是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在参与到顶岗实习后,不仅提升了自我的能力和完成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且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后备人才。因此企业应当对顶岗实习更加重视,要树立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思想,认识到实习生能对企业的发展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尽可能按照实习生的需求和专业来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能让实习生感受到企业对实习生的重视和实际需求。而且企业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促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和需求。企业还需要把校企合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链中要强调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不仅需要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承担起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企业也应该加强对科研创新的开发,同时企业也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具备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及科研优势等,加强合作学习并不断提高竞争力。
2.企业要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
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只要企业与学校展开积极联合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企业为了更好的保护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因此在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会有所保留,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运用“工学交替”的方法进行解决。企业可以主动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和机会,并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将企业所布置的任务和相关培训工作进行完成。要对学生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促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促使领导实习的学生对企业具备更高的归属感,更加投入到工作之中,最终保障实习的成效。
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通过运用顶岗实习模式培养出许多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加强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引导,因此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顶岗实习已经广泛推广开来,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发现顶岗实习也存在着部分的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通过院校、企业以及相关的专家对此进行解决。要想能有效的提升领导实习的实质性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设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同时还要完善顶岗实习教育的各种环节和相关教育内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障推动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向前进步和发展。企业通过与实习单位进行合作促使顶岗实习成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顶岗实习模式本身是与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岗位需要紧密相关,因此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和动态性,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建议,最终宝藏高职院校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办学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高质量性。
参考文献
[1]罗鹏.关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2):55-56.
[2]姚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3):99-101.
[3]唐华瑞,韩灵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2):56-57+71.
[4]张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02-203.
[5]张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10(07):48-49.
[6]刘雨之,段圣贤.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166-167+171.
作者简介:
张超敏(1962.12),男,汉族,上海市人,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中文副教授,中文学士,经济学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秘书学、高职教育研究?
袁金满(1990.10-)女,汉族,广东罗定人,辅导员,中共党员,助理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