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切入学生的“意义世界”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杨慧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度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加复杂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印象。不同于传统被动的机械式学习,深度学习采用边理解边记忆的模式深化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真正切入了学生的“意义世界”。本文立足于九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结合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探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语文高效学习方法。
        关键词:深度学习;九年级;语文教学;意义世界
        引言: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期,九年级学生更面临着繁重的压力。积极倡导深度学习理念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相接轨既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积累的关键。就深度学习的本质而言,它既是一种高效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育人观念。不断接近学生的意义世界,用深度学习加强师生联系,给予学生以心灵的触动。
        一.深度学习概念的探析
        1.深度学习的定义
        深度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浅层学习的学习方式,意味着学生为了理解而学习。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认识,有助于文化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能力。深度学习模式是通力合作的结果,既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要明确教师在深度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2.深度学习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深度学习下的初中语文课堂突出“精”、“巧”、“活”三个字,要求立足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让语文教学模式真正同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能力相接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当突出学科特色,注重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下开阔视野,提高效率。我国语文教学历史悠久,教学体系已经固化,大多数语文教学缺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意识。倡导深度学习,让学生成为深度学习理念的受益者,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难度大
        最新版的部编版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数量明显提升。这些文言文和古诗词普遍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知识掌握熟练度要求高。以《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为例,九年级所学的文言文大多篇幅较长。大多数学生文言文阅读功底较差。综合来看,改版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察要求更高,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鉴赏是语文教材回归正统的重要体现。
        2.学习时间紧、任务重
        众所周知,九年级学生不仅仅需要配合教师完成学年语文教学任务,还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升学考前复习和知识梳理。学生进入九年级后,思想上更加成熟,但学习压力也直线上升。面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现实,教师应当努力亲近学生,帮助学生重建意义世界,在开学期间就应当去年动员工作,真正同学生站在一起。


        三.深度学习:切入学生的“意义世界”
        1.做好语文课堂上的了加减法
        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掘学科特点和教材构架,在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突出语文教学的本质与核心。用最精简的词句切入正题。用最精简,最有代表性的语言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文章学习时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在优化教学结构的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和经验总结。在抓住教材核心的同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会学生语言整理的方法,例如,在文言文阅读中,“盖”字就可以翻译为多种含义,教会学生结合语境与句子成分学会归纳记忆。语文核心素养积累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理解记忆的过程。
        2.尊重学生特点
        走近学生,尝试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感受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的语文学习在内容上难度不断提高,但在形式上并没有任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根深蒂固。深度学习理念启示我们教学方法选择应当建立在学生的个性特点之上。面对初中生学习压力大,语文兴趣不高的客观现象,应当致力于教学思路和师生关系的改革。在语文课堂上凸显人文主义思想,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状况,在深度学习的落实营造良好的师生基础。
        3.注重理解和感悟
        不论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核心素养的积累,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语文学习看似是一个师生授受的过程,实则是理解与感悟的过程。在课堂上适当放慢教学节奏,用学生思考代替老师的全面讲解。注重学习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教师通过合理设问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领悟文章背后的情感和哲理。语文学科看重的是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情感处理能力。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层层引领。
        4.深度开发与课堂延伸
        适当调整师生相处模式,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客观需求。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应当遵循快慢适中的选择,根据班级学习情况,进行微调。注重对学生的正面鼓励和积极评价,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掌握深度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得源源不断的鼓励和支持。切入学生的意义世界,鼓励和引导同样重要。
        四.结束语
        中学阶段,学生正经历着从稚嫩向成熟的蜕变,他们有着丰富的精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他们的心理活动频繁。深度学习应当认识到青春期学生的优势与特点,引导语文教学同学成长生活接轨,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充满轻松与欢笑。
        参考文献:
        [1]赖槿儿.探究学习世界设计史的意义[J].西部皮革,2020,42(03):106-107.
        [2]范圣玺,刘震元.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J].设计,2019,32(20):25-26.
        [3]黄爱军.引导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构建意义世界[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05):63-64.
        [4]杨道宇.课程即意义世界的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3(05):1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