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民整体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小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当前,小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家长还带学生去参加兴趣班、作文班、奥数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给学生增加了很多课外作业,造成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今天,我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其对策为题做以下论述,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对策
引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提出,要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这一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国家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学生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必须解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影响着心理健康
对小学生而言,当前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现在大部分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课内外作业繁多,而小学生又有着天生的好动性,做作业时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高效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克服学生由于作业多、难度大等因素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感。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成绩已成为了是考查学生的重要性标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成绩,学生自己本身就特别在意,如果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心理极易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对学生造成语言上的伤害,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经常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和所处的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方面,性格特征决定小学生在一个新环境中的融洽情况,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学生,容易与其他学生交往;性格内向的学生,对于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个过程和时间相对来讲也比较长,教师要时刻关注着性格内向学生的生活状态,观察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没有被其他同学所孤立。另一方面,一些校园仍存在着以大欺小、敲诈暴力等欺凌现象,这种现象对小学生的心理有极大影响,甚至会造成个别学生患上抑郁症,且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存在有轻生想法。此外,家庭和睦与否对小学生身心就健康成长也有着很大影响。
家庭和睦,小学生身心就能健康成长;家庭不和睦,小学生身心就容易受到伤害。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从国家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提出,国家要维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让未成年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社会也要赋予未成年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从学校而言
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比较纯朴美好的,学校保证了最大的安全。对于心理教育,学校在每一学期中要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保证身心健康。教师可在每周的班会上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活动,让学生去诉说心中快乐和伤心的事情,学生在活动中打开心灵,释放情绪。
(三)从家庭而言
由于工作繁忙,家长往往也会忽略对孩子的照顾,有部分家长的主观想法更是有误,认为只要能挣到钱,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解决孩子的衣食住行便是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极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况。所以,家长要改变这种错误的做法,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况,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精神状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四)从自身而言
首先,作为小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做属于自己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关于调节心理方面的对策,小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调节,例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做好记录,使自己得以释怀;寻找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心事,寻求安慰等。但在不断的成长中,小学生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总结:综上所述,在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和策略上,我向大家展示原因、分析观点、总结策略,目的就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小学生自身四者的互相配合,紧密联系的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进教育的改革,带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祖国,2017(3):263-263.
[2]李昕.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