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巴忠婷
[导读] 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加快,新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摘要: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加快,新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树立学生正确地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学科,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由此,本文针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作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出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主要是指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以及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等几个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世界的日新月异,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这种知识的更新必然会带来教育活动的重大变化。教育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才能为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因此,本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创新,提出搭建生本课堂的教学措施。
        1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搭建生本课堂的作用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国十分注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新要求,也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地思想价值观念的主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概念应运而生。在素质教育环境之下,核心素养的含义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反应的言行。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总之,核心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虽然对学生的素养进行了加强教育,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重视并改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中,要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应用。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与理念,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养成独立性的人格以及未来长久的生活奠定基础。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原先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未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定的重视,对小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教学设计并不科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较为薄弱。其次,教学理念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教师并未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其中,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一直以来,都是沿袭老旧的教学方式,几十年形成的教学体系已经失去了教学活力,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守传统的教学体系,不敢进行教学创新。最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紧密,失去生活的根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搭建。
        3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搭建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本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自身入手,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知识的意义与作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展示活动,通过教师展示、征集教师教研问题以及总结和反思等环节组成。比如在讲解小学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程,就应当充分利用生本课堂理念,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展示等。首先,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通过组织开展小记者报道、变废为宝小妙招以及做“环保小卫士”等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地氛围,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与动力。
        3.2贴近生活,创建生动的课堂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搭建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同理,还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去。比如在学习《这些事我来做》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当下的一些事件,比如社会生活和学生群体当中讨论最喜欢、讨论度最高的生活案例入手,比如帮助妈妈打扫卫生、给爸爸妈妈捶背等,这些生活当中的素材引入到课堂当中,就可以成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习来源于生活,总归要回归于生活。搭建《道德与法治》课堂离不开生活素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当中大部分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生活当中选择素材,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健康看电视》这一知识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过度看电视对身体影响,沉迷于电视对于我们正常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养成一个良好地看电视的习惯。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给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小组讨论,电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较常见,大家一般看电视持续多长时间?并让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电视精彩内容。其次,小组成员分享自身的体会,让学生深入大课堂当中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危害。从生活当中一些常见的案例入手进行分析,容易缩短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本课堂,不仅遵循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观念,培养学生一个良好地三观,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能力,促进小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学习“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课程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三人或者是五人一个小组,就“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教师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精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构建生本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当代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措施。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地思想价值观念,,正确地引导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落后的教学理念,最终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未来更好地成长和成才奠定扎实地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培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55-56.
        [2]谢珊.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3.
        [3]周丽君.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86.
        [4]金怡.回归本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性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20(02):36-37.
        [5]黄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探究[J].辽宁教育,2019(21):91-92.
        [6]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