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的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舒坤尧
[导读] 先秦时期儒家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实现幸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幸福观
        摘  要:先秦时期儒家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实现幸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幸福观。儒家认为仁爱之心是幸福的源泉,以仁爱道义来节制人的欲望是实现幸福的重要保证。儒家认为社会共同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它既是个人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儒家的幸福观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幸福观具有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先秦儒家;仁爱;幸福观;现代价值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知识学界都对这一人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一股追问幸福的热潮。其实,对幸福的思考和追问在古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话题,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对此就已经做过认真的探讨,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幸福观,并对中国人的幸福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支配人们生活和行为的重要信念。因此,对先秦儒家幸福观思想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对提高民众普遍幸福感以及构建幸福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先秦时期儒家的幸福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其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一、仁爱之心是幸福的源泉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既是立身之本,同时也是获得幸福之源。“仁”从二从人,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和孟子把“仁”系统化、理论化后,仁的含义极大丰富了,并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则,而把孝、悌、忠、信、智、勇等条目都从属其下。毫无疑问,对于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来讲,孝、悌、忠、信、智、勇是衡量人们幸福与否的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仁”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深刻丰富的。从孔子对“仁”的具体论述来看,仁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内向的克己。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论语·颜渊》)这里的仁和礼是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合乎了礼就是达到了仁。像“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刚毅木讷近仁”【1】 (《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矣仁”【1】( 《论语·学而》)都是指人的克己内向性。其实,这是告诉我们凡事要合乎一定的道德礼仪标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各自利益。
        二是指外向的爱人。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论语·颜渊》又说:“泛爱众而亲仁。”【1】(《论语·学而》)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1】(《论语·阳货》)这些都是指仁的外向性“爱人”。 而这两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孔子那涵盖一切的“仁”。
        仁除了上述两层含义之外,还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仁者也,人也。” 认为“仁” 就是人际关系。显然,孔孟把“仁”看做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们获取幸福的必要条件,而忠恕之道则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忠是帮别人即“与人忠”;恕是推己及人。孔孟所说的“忠恕之道” 有两重意义:即从消极方面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方面说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论语·雍也》)显然,在孔子看来,“与人忠”是“己欲立”、“己欲达” 的前提条件,同时“立人”、“达人” 则既是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部分,也是使对方快乐幸福的。
        根据仁的道德含义,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和践行路径,也可以说儒家在追求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幸福的道路实际上有两条:一是道德、精神的快乐;二是普天之下的共同快乐。它们既是儒家实现人生幸福的保证,也是儒家追求人生幸福的终极目标。

二、以仁节欲是幸福的保证
        儒家认为追求物质快乐、精神享受是人性的正当表现,但是人们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必须符合道德规范,不能损害他人和群体的利益。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1】( 《论语·里仁》) 这是在讲,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才能一直保持内心安宁;而没有仁德的人“久约必滥,久乐必淫”,他们获得内心的愉悦只是短暂的,甚至会对他人产生损害。也只有具有仁德的才能在困苦的环境里依然保持内心快乐,不去做有损道德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从“孔颜之乐”看到孔孟在物质享受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孔子曾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1】( 《论语·雍也》) 显然孔子并不是认为颜回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快乐的,而是赞赏颜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下,仍然能保持心灵的安乐,坚守道德准则,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做自己心灵的主人,这也正说明了颜回的心性修养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所以孔子赞赏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只有他能够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认为在艰苦的环境里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态正是仁的体现,他自己也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 《论语·述而》) 自己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当枕头,也能乐在其中。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也认为追求富贵是正当的,并不反对富贵,而只是说如果一个人违背道德规范而得到富贵,就犹如天上浮云一般。孔子认为人人期望得到富贵,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使然,无可厚非,但是获得富贵的途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规范,否则,宁愿坚守贫困。他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 《论语·里仁》) 孔子虽然认可物质欲望对提升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的重要性, 但“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想要获得物质财富, 必须遵循一定的道义, 如果偏离了“道” ,这样的富贵就失去了意义。
         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一观点,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孟子·告子上》) 表现了内心充满道义的儒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怀,这也是衡量其是否幸福快乐的标准。孔子认为,人们不仅获得富贵的途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而且过着上富贵的生活后,言谈举止仍然要符合道德准则。 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 《论语·学而》)他认为人们即使富贵了,只有好礼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改变无止境地执着于追求外在事物的状态,转而向内追求本真自我,做人处事都能以诚相待,便能得到人生莫大的乐趣。他讲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2】( 《孟子·滕文公下》)而这种“反身而诚”就是指追求道德过程的快乐。儒家注重“道德之乐”,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持否定态度,相反,孔孟是在指出,人们的幸福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的欲求,真正的持久的快乐存在于对道德的追求过程中。只有超越物欲的羁绊,才能求得心灵的永久安宁;
        先秦儒家是反对纵欲、崇尚道义的道德理想主义者,在肯定欲望的同时,也须反对纵欲,主张节欲。他们认为满足人欲是以不损害和侵害其他人满足其欲望的权利和愿望为前提和限度,因此,欲望对于所有人来说,既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应该采取以“道”节欲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幸福。荀子讲过:“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3】(《荀子·荣辱》)又说:“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3】 (《荀子·富国》)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从反对纵欲的角度出发,引导人们对欲望的追求都能合乎礼义规范,强调要以合乎道义的手段来满足人们的欲望,不能因欲忘道、见利忘义。荀子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诺也。”【3】(《荀子·正名》)显然,这里“进则近尽,退则节求”中的“道”,就是要求人们遵从礼义法度的规范,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欲望,通过礼义道德来节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既实现自己的幸福愿望,也不妨害他人实现自己幸福的愿望。
         三、共同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从对儒家的“仁”的含义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儒家不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价值实现,也更加注重追求实现普天之下的幸福实现。儒家的幸福观是积极人世的, 既强调个体不仅对内要修身养性,注重形成仁、义、礼、智、信全面发展的道德品质,成为内圣,实现道德精神的幸福,更是注重对外要以天下为已任,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成为外王,从而实现普天同乐的最大幸福。
        儒家认为,幸福离不开整体,只有社会共同幸福,才有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孔子讲:“ 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认为在充满仁爱道义的社会,人们仍然贫贱是耻辱的事情,但是,在不讲仁爱道义的社会里,你虽然富贵,却感觉是耻辱的,何谈快乐幸福?所以,儒家的这种社会幸福是社会整体的幸福,是共同幸福,而不是社会少数成员的幸福,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幸福的社会。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出了儒家的这种理想和抱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 《论语·公冶长》显然,这里孔子的幸福观是包括老人和儿童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孟子也有与孔子相类似的幸福观,而且对社会成员共同幸福的物质标准描绘得更具体,他讲:“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心目中的幸福社会是人人都有衣,老者有肉食,无饥无寒,社会充满仁爱道义,人们世代安居乐业的社会。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也表达了与民同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也才是真正的幸福的理想:“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2】(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指出,“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君王只有与百姓组成命运共同体,与百姓同乐, 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得到自己的真正快乐。孟子说: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 《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孟子虽然是从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的是统治阶层的幸福生活,但是这种政治理想的实现实质上也是全社会民众的幸福理想的实现。
         
         四、儒家幸福观的现代启示
         先秦儒家幸福观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幸福观的很多内涵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民众的社会幸福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儒家幸福观的伦理资源,用以构建社会主义幸福观。我们应把全体人民的幸福当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具体来讲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社会有一些启示。
        一是继承和发扬儒家的仁爱道义思想,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使人们树立起合理的、适应当今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坚守道德底线。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们价值观迷失,拜金主义盛行,及时享乐风气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什么是自身内在价值,如何实现这种内在价值”出现了迷茫;对于“什么是幸福。如何实现幸福”产生了困惑,人们依然只是在为挣钱而奔忙,无论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还是普通工薪阶层,人人都说自己不幸福,可见人们的幸福观是存在严重问题,而先秦儒家的幸福观里的“以仁爱节制欲望”应该能给我们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增强幸福感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提升民众社会幸福感的制度保障。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势必造成社会的阶层分裂和对立,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也会使民众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们的不良消费风气还会使民众产生攀比的心理,甚至仇富心理,影响民众的幸福感。先秦时期的儒家已经认识到贫富分化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孔子就讲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 《论语·季氏》)孟子也多次强调,统治阶层要与民同乐、实现社会的整体幸福才能保证自己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逐步缩小社会阶层的收入分配的差距,使行业、阶层、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病有所医、人有所居、老有所养的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杨伯峻:《孟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作者简介:舒坤尧(1973,8)女,汉族,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文化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2018HQ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