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风险与管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张婉怡
[导读] 新的发展环境下,受建筑行业的刺激和带动

         摘要:新的发展环境下,受建筑行业的刺激和带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开始从原本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变为人员与设备配合的综合劳作。建筑行业的繁荣带来了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劳务分包也开始出现在建筑市场,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劳务分包管理在管理制度和用工体系方面缺乏完善性,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需要做好分析和解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风险与管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风险;管控措施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加大了经营开发的力度,承揽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在此背景下,仅靠企业内部资源实现经营目标变得不切实际。为确保施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生产安全,保护环境,企业会选择将一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度大、利润小的工程进行分包,通过加强对劳务分包工程的管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或者降低经营风险。
1劳务分包的概念
         劳务的含义包含三点,一是其价值体现在无形运用层面,并不存在实物性成果;二是劳务指个人或整体以明确的服务目标为指引,提供脑力或体力服务的动态方式;三是劳务强调付出自身劳动服务他人,获取经济回报。劳务分包则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将劳务作业任务分包,这里的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承接的劳务分包任务也不能再次分包或者转包,更不能以个人形式来承揽劳务作业任务。
2劳务分包风险因素
         2.1分包队伍选择不够规范
         在分包队伍选择上,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因此存在选择随意性大、招标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导致在没有进行严格审核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分包队伍。但是这些分包队伍本身素质能力有限,加上受背景和资历的影响,若不加以重视和管理就会引起施工中各专业无法协调与配合的问题,不仅加大了对分包队伍管理的难度,而且还可能会因为统一调配工作的无法实现而难以保证工程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继而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2.2施工劳务管理复杂
         因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队伍存在规模庞大、人员松散、来源不固定的特点,给施工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劳务施工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广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也就容易遇到比较多的障碍,在一定限度上制约了劳务分包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从事抹灰、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工作的施工人员依旧有着持证上岗率低的特点,很多施工企业仅仅对工人做了简单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并没有投入精力财力做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训,也就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2.3分包合同管理问题
         ①施工企业不对分包合同进行评审就直接签订合同;②分包合同订立不规范,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内容不具体,形式不合法,合同风险大;③项目人员对分包合同工程内容、条款、职责不明确;④分包商或存在违法分包与转包行为。
         2.4挂靠现象严重
         部分劳务分包企业将自身资质出租给他人挂靠,使得其能够承接劳务分包业务,这样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分析原因,劳务分包企业挂靠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依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劳务分包企业在与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好劳务分包合同后,需要到政府监管部门报备,依照合同金额缴纳一定的保证金(10%左右),而实践中,存在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甚至监管缺失的问题,很多劳务施工企业没有备案,加上对违规行为处罚轻微,并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3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控措施
         3.1必须规范对劳务分包合同签订的管理
         劳务分包合同是保障企业和分包队伍各自权利、认真履行双方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在选择劳务分包队伍以后必须和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且需对合同中的条款内容进行详细检查审核,并逐一做出说明,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严格规范工程款项的结算手续以减少因工程合同内容不够规范明确而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3.2进行施工人员的动态管理
         在对施工劳务分包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对施工劳务分包队伍资质、社会信誉、履约能力、劳务人员数量的审核工作,对于该分包公司的以往施工情况结合具体施工经验进行明确。在进行分包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要针对合同的条款进行逐条审议,保障分包合同的签署合理性及科学性。为了提升所有劳务分包人员的技术水平跟职业能力,还需要在劳务人员入场前进行岗前的技能培训工作,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提供上岗证明。只有做到所有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才能够保障各项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3.3合同管理
         ①施工企业应进行合同评审,制定严谨的合同评审程序,成立评审小组,小组成员按职责对所负责的合同内容进行审核,提出改进意见,对合同条款进行补充完善后再签订合同。②采用公司统一的劳务分包合同模板,以降低合同风险。因项目发生变更致使合同工程量增加,结算价格超过原合同价格在10%之内的,需及时与分包商签订补充合同,对于超出主合同价10%以上的,应重新采购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③分包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部门应与项目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和学习,制订分包工程管理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部门分包工程管理职责,将分包合同权利义务落实到个人,尽量减少工作失误或过错,以免加大自身的合同管理风险,增加工程分包成本。
         3.4提高准入门槛
         “准入”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模式,意在进一步了解和确认潜在分包企业的资质的真实性,规范劳务分包管理要求,确保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之间合作能够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依法合规,和谐稳定发展。双方依据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进行合作,本着公平、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从事合法劳动。从提升劳务分包管理效果的角度,应该适当提高劳务分包企业的准入门槛,依照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物价状况,提高劳务分包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依照不同资质等级做好严格把关,同时对资质增项及晋升标准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劳务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能够达到100%,不断提升高级技工占比,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升风险抵抗能力。
         3.5建立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筑企业应与劳务分包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共赢、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交流畅通、合作紧密。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目标。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适时地为劳务企业提供技术与管理上的支持,而劳务分包企业则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作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完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而劳务分包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经济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劳务分包管理在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其从最初的“两层分离”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劳务企业充分重视起来,做好相互配合,对劳务分包市场进行规范,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对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采取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提升劳务分包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劳务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苟建刚.施工企业分包劳务工工资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纳税,2018(10):129-130.
[2]王少斌.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42.
[3]李建菊.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04):88-89.
[4]孙海林.浅析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7(20):207-208.
[5]郝杰.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劳务管理浅议[J].四川水泥,2017(1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