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张亚
[导读]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本文以人工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站合具体的工程案例,

         摘要;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本文以人工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站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对人工挖孔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应用;质量控制
         引言
         人上挖孔桩是采用人工挖掘成孔,在孔内吊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的灌柱桩。人工挖孔桩具有造价低所需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建筑物的桩基础。
         1挖孔桩的施工优势
         1.1技术简单,应用范围广泛
         因为我国在人力劳动资源方面的优势,人工的挖孔桩技术应用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因为是采用人为的方式进行施工,所以不需要采用任何的电气设备,对于施工的环境、条件要求也不再那么苛刻。所以在我国许多民用建筑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人工挖孔桩具备较为特殊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施工条件较差、施工范围狭窄的施工当中。尤其是在大直径的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相对于机械成孔的适应性而言,要更为广泛,不仅能够应用在软土地质当中,还能够应用在山区丘陵的土质中。
         1.2经济性高,施工成本低廉
         在上部结构承载量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大直径桩是一种经济效益较为理想的施工方式。因为大直径灌注桩的施工方式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方式而划分为人工和机械两种。相对而言,机械的成孔施工技术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设备参与,同时大多数都是以水下混凝土、泥浆护壁等施工方案为主。人工成孔的方式优势在于噪音小、振动少,施工简单,对于周边建筑的影响较小,施工速度较快,这一特点正好能够满足在城市当中的民用建筑施工需求,能够更好的开展城市建设。
         2挖孔桩技术在民用建筑基础施工中的运用
         2.1施工准备和关键点
         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对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勘测,尤其是掌握土层之下的地质条件,确保地质条件能够满足挖孔桩技术的施工需求。在开挖之前,必须掌握具体的地质状况,非特殊情况下必须做到每一桩对应一个孔,同时把每一根桩的位置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标记。其次,大多数挖孔桩的施工都是根据规范的计算公式计算桩的具体参数,同时按照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具体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规划和调整。按照静载试验明确挖孔桩的具体施工方案,尤其是在静载试验、曲线无明显转折点等,按照桩顶的沉降量明确极限的承载力,从而明确沉降量所相对应的极限承载力。最后,从根本,上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需要对进入施工场地的原材料给子严格的控制,在材料方面确保整个施工的施工质量。
         2.2施工过程的关键技术
         挖孔桩的施工流程主要为:①平整场地;②测量放线;③挖孔桩位置确定;④安装支架以及相应的机械设备:⑤做好施工准备,安装相应的施工设备,如鼓风机、照明设备等;⑥开始抽取地下水并开始挖孔桩施工;⑦在挖孔桩施工到一定深度之后对桩孔进行相应的清理施工,并在清理之后继续施工:⑧建筑混凝土护壁,同时制作模具:⑨拆除模具之后继续挖孔;1安装支护护壁模板;11在冷却之后拆除模板继续深挖:12在验收之后进行绑扎并安装钢筋笼;13抽出积水并进行灌注。在挖孔桩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而确保民用建筑的基础施工质量。第一点:按照施工图纸明确挖孔桩的具体范围,同时放出桩位的中心线以及桩径,采用木桩、钢桩做好相应的标识,同时进行多次的测量以及复核,通过相关部门办理验证手续之后在挖孔桩位置进行开挖施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及时性测量;第二点:预防偏孔。

为了确保孔位的具体位置,每天都需要在挖孔之前校正挖孔桩的具体位置,尤其是明确挖孔桩在施工完成之后是否存在倾斜、位移的情况,并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以及之后的护壁上,很容易出现歪斜以及位移的情况,所以需要做好技术的检查和纠正。在浇筑的时候,在每一项施工指标都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对浇筑的质量进行检验,通过及时性的检验预防后续的反复施工,从而在时间、材料等方面实现成本节约。施工安全的控制要点有:①常规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应的安全性保护方式,并且预先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必须做好预先性的预防和处理。把安全生产理念应用到整个民用建筑的施工流程当中,且要求所有参与到施工的人员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②孔口的养护。在挖孔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孔口做好相应的防护,最好覆盖层。尤其是孔口、覆盖层,因为大多数都是采用泥夹石块,所以相对稳定性并不高,作为防护的重点;③井壁坍塌的护理。挖孔桩在开挖的时候,遭遇含水层和流砂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需要严格预防和控制流砂。同时对于每一节护壁混凝土连接位置需要采用混凝土堵漏剂进行堵漏防水。
         3工程实例
         本文以某工程为实例,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该工程为建筑施工,总共为7层,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专题结构的结合体,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人工挖孔桩技术。
         3.1确定施工程序
         施工工序主要分为对施工现象的地面进行平整处理;防线操作和桩位置的确定,开始挖第一节桩孔土;进行混凝土护壁操作;并且在护壁上进行投测标高,确定十字轴线;桩位十字轴线的设置;安装好照明、通风等相关设施。在第二节桩身开挖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桩孔四周的土,同时,还要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在第二节混凝土护壁施工过程中,要多次进行支模、挖图及浇筑工作,并统计深度,只有和设计的值相一致时才可以结束。在完成施工之后,还要进行一定的检查。安装钢筋笼。
         3.2流沙和地下水的处理
         (1)沉管法。定制好混凝土之后,将其放置在圆砾层的上层,此时开始进行排水操作,直到露出水孔。(2)模板护壁法。一些区域的地下水,如果当水位降低到一定深度之后,水位下降速度就明显降低,为了避免出现堵塞坍塌的情况发生,此时应该使用短板,进行一定的调节。(3)钢套筒护壁法。在次工程的厚砂层地段,地下水的量较多,就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此时需要使用缸套管作为护壁,同时,还要进行抽水操作,使得钢套简能够顺利下压,这样可以确保其可以通过流沙层,提高桩孔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挖孔桩技术在民用建筑当中的运用效果显著,能够作为首选施工方式之一。但是,因为挖孔桩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而言并不是非常先进的,再加上施工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甚至一些发达城市已经开始杜绝和禁止使用这一技术。但是,挖孔桩技术所特有的强大承载能力、设备轻便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以及造价低等优势,在民用建筑方面的施工有着显著的价值,是一种经济性相当显著的基础施工方式,可以在适当的改进、创新的情况下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鹏,大直径深长桩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52+57.
         [2]张宇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36.
         [3]邓华,颜冬良.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31):126-128.
         [4]邹德玉.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