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所流行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在工厂中完成大部分建筑施工所需的构件,输送施工现场,使用可靠且牢固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连接起来。由于构件输送到现场,是需要使用传统的方式浇筑完成组装,因此,外观看出来与传统方式修建的房屋几乎一样。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上升的关键时期,各种各样的施工方法及技术也随之产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办法,装配式建筑施工不仅能够大大提升生产的速度,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环保功能,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所以便很容易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
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于住房的质量要求也在有所改变。中国作为一个基建大国,建筑行业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或许有人认为建筑能耗是在运营或者是在其他阶段产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建筑过程中,材料生产能耗占比高达57%。过去,建筑建造大多是现场浇筑,其缺点在于材料的浪费,并且,这种方案还使得工期延长。纵使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是这一举措也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综上,在过去没有办法更大程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必然得不到建筑工程的最优结果。耗损资源造成成本的增加,致使行业的发展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在进入新时代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贯彻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领域的核心前提,在建筑领域上更是如此,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注意环境的改变。在当代社会,装配式结构正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在建造时的材料损耗。
2装配式的优势
2.1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降低建筑生产成本
在现在乃至未来,人力都将会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资源。现在工地上的劳动力以“60后”或“70后”的人为主,而“80后”只有一部分,“90后”的劳动力就更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种累且并不整洁的工作。工地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然而,这一现象将会在装配式过程中得以改变,年龄大的劳动力将会被替代,进而其管理人员以及不必要的人力数量也将大幅削减。取而代之的是高度机械化的施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2.2绿色,环保
工业化的生产让装配式建筑有了量的把控,既减少了对施工周围噪音污染、工业垃圾污染及湿法作业产生的灰尘污染,又能够节省资源,让传统现浇过程中过度剪裁行为得到终结。
3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3.1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就需要先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体系,加强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设,使网络技术软件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并协调专业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和验收,的过程中采取网络芯片管理技术或二维码信息化管理技术,这样就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另外,还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要点技术和配套设施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增强装配式建筑设计对配套设施部件生产、安装等环节的统筹管理工作,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新技术,与此同时,形成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对材料构件等关键要点部位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
3.2施工人员能力检测
装配式施工的质量管理还必须落实到人员管控上,特别是各岗位人员能力是否达标的问题。在人员能力检测上,既要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实操实练,使技术人员在上岗前掌握墙板安装等技能,还要使管理人员各司其职,质量把关人员需掌握基本技能知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激烈一线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项目负责人也要在项目开始前说明此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教学。
3.3严格把关构件材料的质量
构件材料自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在选购构件的环节,则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由于在运输构件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损坏问题的发生,所以要想降低成本的损失及资源的浪费,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应的采购运输方案,以此也能够为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保障。
4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探讨
4.1完善现场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施工准备工作,这项准备工作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升温过程中,施工方在分析方案施工中的各项因素后,要及时的对现场情况进行施工调整,以此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性。并且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统筹也是装配式建筑中十分重要的技术,这项技术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到位,就会影响到施工的现场管理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积极的进行协调施工进度,配合施工单位有序的完成施工任务。另外,要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使得装配式建筑材料在出场时,必须对相应的材料质量进行指标的检测,只有相关材料的质量合格后才可以出场。在材料运输中,也需要结合运输的距离和数量来设计合理的运输方案,并在材料运输到指定的现场后,也要提供现场保护管理工作。而且在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组装过程中,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就需要根据建筑的施工的现场环节进行设计优化,并在现场进行施工时,确保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序的展开。因此,积极完善现场管理工作,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现场的施工安全,还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4.2提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建设的过程中才能时刻谨记安全施工,安全施工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排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另外施工过程要随时注意有没有不当的操作,要遵循安全规范,施工现场要营造安全和文明施工氛围,通过管理人员的不断宣传教育和培养提高大家的安全防护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结合现场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体系,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有规可依。
4.3建立质量管理平台
建立质量管理平台,需充分应用技术优势,同时运用自动化的检测工具、BIM管理平台及管理统计系统等综合信息,将现场相关质量数据收集后自动上传平台,再通过平台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所上传的数据进行筛查和匹配,最后生成一定的结果后自动形成管理统计系统,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为质量管理提供辅助和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效率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施工的过程中则需针对其中所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陈凯.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技术[J].地产,2019(18):133-134.
[2]马锋.简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19(12):43-44.
[3]李红.探究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督[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42.
[4]兰兆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理工大学,2017.
[5]郭德坤.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及造价分析[D].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