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国家越来越关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对于农村供水工程而言,其进行良好的建设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村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然而,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在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结合不同的问题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供水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建设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问题;建设运行;注意事项
1引言
对于农村供水工程而言,其良好的运行以及较高的建设质量与村民的日常用水安全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如果供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那么不仅会给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产生农村供水工程荒废的现象,进而便会给相关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地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以及建设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措施,从而为村民创造良好安全的饮用水环境。
2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结合山东省农村供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说明建设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在该地区,97%以上的农村供水工程为单村供水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受众小、供水规模小的特点。有25.87%的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小于20立方米,而63.33%的供水工程,其最多日供水量为200立方米,最小日供水量为20立方米。此外,只有10.46%的工程日供水量大于200立方米,部分单村供水工程在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产生无处理措施的现象,同时,有8%的单村供水工程出水厂水质和没捎水质不达标。
3 农村供水工程的主要组成
对于农村供水工程而言,其主要是由取水设施、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净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水在处理后的输配水管网设施、管网水压以及配套的电气设备等组成的。
3.1 取水设施
对于取水设施而言,其主要分为地表水取水设施和地下水取水设施。地表水取水措施主要取水的位置为水库、塘坝放水涵管、河道引水阀以及河岸水库岸边等。对于泵站取水方式而言,其主要分为固定泵站和不固定泵站两个类型,而地下水主要存在管井、大口井、节潜流、泉室等。
3.2 输送原水的渠(管)道设施
对于水厂而言,如果其没有和原水取水工程建设在同一位置,那么在对机井、泵站、汗涵闸进行提引原水时,就需要借助渠道将其输送到水厂中。
3.3 净水处理设施
对于水净化处理设施而言,其是农村水厂最重要的核心设施之一,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同时,在净化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混合、絮凝、沉淀、澄清、过滤等物理和化学方法降低水的浑浊度,耗氧量和微生物量等。由于选取的原水水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要结合水质要求选择针对性的净化处理工艺与设施结构。一般而言,如果水厂建设的规模较小,那么便可采用一体化的净水设备。
3.4 消毒设施
一般而言,不同的消毒设施选用的消毒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会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漂白粉、漂粉精等方式。
4 当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4.1 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分布广,缺乏长效运行保障
对于规模小、分布广的单村供水工程而言,相关单位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对水位、流量、电压等常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将数据及时上传到系统当中。此外,单村供水工程无法长期有效运行,在向村民提供水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2 管理主体不够明确
就目前而言,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其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同时还存在有关管理部门不作为的现象。
此外,在农村供水工程项目运作阶段,缺乏综合素质水平较高且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如果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问题,这就会产生责任推卸、解决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等现象。因此,在农村供水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存在普遍且严重的问题便是忽视了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
4.3 水费征收标准较低
一般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存在水平低、不均衡等现象,这就使得农民自身的承受能力较弱,对水费的支付缺乏主动性,从而就提高了相关单位和水厂对农民进行水费收缴的难度。当下,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完成以后,相关单位已经在每个村民家里都安装了智能水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水费的收缴提供了保障,但依然存在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不全面的问题。同时,当地政部门要求村民支付的水价一般低于成本,而在建设农村供水工程过程中,购买高科技精密仪器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本,一旦无法全面收缴水费,这就给水厂后期的维护运营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缺乏相应的资金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4.4 农民缺乏保护意识
对于农村而言,其相比于城市存在人口稀少、分布稀疏等特点,因此,农村供水工程普遍存在覆盖范围大的现象,在建设过程中会经过农田或将水厂建设在农田周围。由于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加上相关单位没有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宣传,这就无法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供水工程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就提高了农村供水工程遭受人为损坏的可能性。此外,农民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或者农村供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部分供水管道建设在农田周围,如果农民缺乏对输水管道的保护意识,这就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给管道造成破坏,从而会产生管道破裂问题,降低了供水水源的安全性。
5 推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的注意事项
5.1 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第一,各乡镇积极引导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当中,确保所有用水户都签订供水设施管理协议,对每个村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在农村供水工程正常供水的基础上确保各级村级水漏水现象不会发生。第二,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对供水工程进行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提高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随意破坏工程输水管网的行为要严厉惩罚。第三,各地区对水利部门的结构进行完善,建立完整的公共服务窗口和平台,这样才能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水服务。
5.2 提高农村供水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之前,首先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饮水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在结合农村用水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和供水方案进行设计。此外,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的选择最合理的供水办法,这样才能为村民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5.3 提高保护意识,推进河长制落实
在对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进行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纸媒等多种途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群众维护饮水安全权益的意识,还能降低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只有打破地方部门对利益看重的局限,制定完善的权责制度,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进行管理,积极引导村民全员参与到供水工程的保护工作中,提高河长制的落实度,才能更加全面且快速的解决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
5.4 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用水需求,提高工程资源利用率
有关部门要对部分区域产生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资源利用率偏低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具体的分析结果对供水方案进行调整,确保调整以后的供水方案不仅能够满足村民的实际用水需求,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确保水费符合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程运行后期提高监督和管理力度。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安全和质量,结合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水源,从而不仅能够为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还能发挥农村供水工程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涛, 吴青. 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及建设运行注意事项[J]. 工程与建设, 2019, 033(003):484-485.
[2]于保慧.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 地下水, 2019, 041(004):66-67.
[3]王丽辉. 解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 大科技, 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