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 赵琼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赵琼
[导读] 摘要:地铁因其具有客流密集、高效节能等优势深受人们喜爱,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事业快速建设,地铁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深圳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因其具有客流密集、高效节能等优势深受人们喜爱,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事业快速建设,地铁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地铁客流量大且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其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地铁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地铁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以期为地铁部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消防安全;问题;管理;优化对策
        0 引言
        地铁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地铁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地铁主要在封闭的环境中运行,人流量大且密集,疏散通道和出口比较小,电气通风等辅助系统比较复杂等。根据历史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铁消防安全事故来看,一旦地铁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群体性人员伤害事故,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城市轨道正处在快速建设的时期,地铁建设和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1 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设计与建设存在的差距问题
        在地铁站点中普遍存在商业建设与地铁建筑共存现象,在设计地铁站点时虽然将消防安全通道和疏散出口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与实际消防安全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地铁站点安全系数达不到规范要求,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给救援造成一定的难度。
        1.2 可燃物管理问题
        地铁车辆和地铁建筑中使用的材料都是符合国家消防规范和阻燃标准的,在管理中只要做好日常巡查,在重点部位加强巡视,进行轮班值守就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但是地铁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会携带一些可燃的物资,例如:毛巾、拖把、清洁用品等,这些物品都是可燃物,如果疏于管理会增加火灾发生的几率。此外,地铁中普遍存在商业建筑和地铁建筑共存现象,例如:便利店、餐饮店、杂志礼品店等,这些商业建设的存在也会增加火灾发生的几率。
        1.3 管理制度问题
        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都制定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各个工种岗位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事故处理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等。然而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时没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落实。地铁列车属于高度智能化控制的车辆设备,地铁车辆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非常复杂,地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如果维护保养不到位,就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和风险。由于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维护保养和事故处理实践经验,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经验不足。
        1.4 救援设备运行问题
        当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地铁可能处于地下密闭空间中,特别是在轨行区发生火灾时,火灾状况复杂,工作人员难以及时掌握火灾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不能给出精准处理意见和方案。当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烟气会在隧道及地下封闭空间中快速蔓延,烟气浓度高、造成救援人员视野不清,无法掌握在现场火灾情况,增加救援工作的难度。地铁火灾救援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利用消防排烟风机将产生的浓烈烟气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快速排出,存在风机平时保养及风管损坏从而造成风量损失问题,导致排烟风量不足,影响排烟时间。
        1.5 客流疏散问题
        地铁便捷、快速、高效、准时等优点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地铁出行,地铁客流大,人员密集,特别在上下班出行高峰期经常出现客流拥挤现象。当地铁发生火灾事故需要疏散客流时,由于人流量大,人员恐慌易发生踩踏事件,给疏散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1.6 消防给水问题
        地铁在建设时配置有地铁消防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在控制对火灾初期火情进行扑救。

消防给水系统投入运行后平时维护保养不到位,管道压力不足、阀门无法保证正确的开关状态,随着时间推移,维保人员工作懈怠,造成初期火灾扑救给水量和管道压力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多起大型火灾事故均是由该问题导致初期扑灭火情不利,从而加大火势,酿成多起伤亡事故。
        2 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对策
        2.1 健全地铁消防安全标准
        地铁消防安全系统需要严格遵循专业完善的消防安全标准进行建设,才能保证消防安全系统可靠有效。在制定地铁消防安全标准时,必须要掌握地铁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保证消防安全标准具有适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地铁轨道交通发展及国家相关规范的完善,需要及时对消防安全标准进行更新,才能保障消防安全系统管理标准与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工作需求相符。
        2.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及技能,提升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重要性,确保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消防安全设施的操作技能。
        2.3 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重视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日常巡检,按时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保证消防安全设施一直处于有效状态。此外,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与消防部门加强交流学习,积极借鉴消防部门的消防理念,学习消防部门专业的消防知识和技术。
        2.4 利用防火分隔措施
        针对地铁站中商业经营和地铁运营共存现象,导致火灾发生几率升高问题,可以利用防火分隔措施将商业场所和地铁运营区域进行分隔,常见的防火分隔措施是设置防火卷帘。需要注意的是,加强防火卷帘的维护保养及日常巡查工作,以保证防火卷帘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5 提升客流疏散能力
        在地铁设计和建设时,要对客流量进行预测,疏散通道的设计和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增加无障碍通道。在设计和建设时还要留出一定的裕度以满足未来客流增长后的疏散需求。建成投入使用后保证客流疏散通道畅通、疏散标识清晰无误,便于提升客流疏散。
        2.6 严格管理可燃物
        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值班室、设备室和物资室的值班和巡查工作,保证地铁站内可燃物都处于安全状态。对清洁用品,便利店等商业场所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进行风险分析评估,针对可燃物品火灾风险高的隐患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重点监管。
        3 结语
        地铁是一个智能化程度高度集中的车辆运行系统,承担着社会公共交通运输责任,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并且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管理原则,积极借鉴经验教训,优化安全管理策略,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体系,为地铁的平稳运行和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生鸿.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交通建设,2020(05):280-281.
        [2] 张力,张梅红.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3):23-25.
        [3] 周游.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消防论坛,2017(1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