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张红泽
[导读] 对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及复发率进行探讨


张红泽
(凌云县中医医院;广西凌云县533199)
摘要:目的 对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及复发率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实施研究,每组各30例,其中一组成员采用西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一组成员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效、复发率、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可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眩晕2例,食欲下降1例及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照组眩晕1例,食欲下降1例及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提高疗效,减少疾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未对治疗结果造成影响,临床使用价值高。
关键词:加味黄芪建中汤;西药;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
  慢性胃炎情况普遍,由多种因素导致,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在消化系统中发病率较高,疾病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如不及时加以治疗,会引发各种 并发症。临床通过研究得知,精神状态、饮食因素、用药因素及胃食管反流均是引发疾病的相关因素,该种患者常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还无完全治愈的特效药物[1]。西药治疗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为主,提高胃动力,由于该种疾病复发率高,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导致疾病反反复复,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大[2]。因此,临床需要研制出对疾病治疗更有效,且能保证安全性,减少复发率的药物。下面将6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分组进行实验后,探究单一西药治疗与中西联合治疗的效果,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胃炎脾胃虚寒证,研究选取例数60例,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时间段选取,样本符合《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3]中的疾病标准,并经《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辨证分型后,均为脾胃虚寒证。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实施研究,每组各30例,每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中男性:女性17:13;年龄24~78(50.36±3.23)岁;观察组男性:女性18:12;年龄25~77(50.46±3.20)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均衡性良好(P>0.05),具备公平对比研究的基础条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3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规格:20mg)治疗,每日2次,每次40mg;阿莫西林(川援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908,规格:0.25g)治疗,每日2次,每次0.5g;克拉霉素(菏泽市方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80,规格:0.25g)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mg。
  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药包的主要成分为:黄芪20g、白芍20g、建曲20g、党参20g、炒白术15g、桂枝10g、生姜10g、枳实10g、厚朴10g、半夏10g及炙甘草6g,针对胃痛者,加入延胡索;针对反酸者,加入浙贝母、海螵鞘及瓦楞子;针对消化不良者,加入鸡内金;针对乏力者,加入制附子;针对情志不隧者,加入香附及佛手。采用水煎服的方式,每日服用1剂,每日三餐前温服。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治愈:胃镜检查炎症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胃镜检查黏膜缩小,炎症减轻,症状得以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情况,甚至有加重倾向。治愈+有效=总有效人数。记录两组疾病复发率。
  ②中医症候积分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疼痛及饥不欲食等症状,采用0~3分制,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③眩晕、食欲下降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中医症候积分行t检验,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眩晕2例,食欲下降1例及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照组眩晕1例,食欲下降1例及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主要由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其黏附在胃粘膜上,分泌出氧化酶及尿素酶,促使细菌不断繁殖,增加胃酸,加重局部炎症,除此之外,疾病的发生还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治疗以抗菌为主。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提高抗菌药物活性,抑制胃酸分泌。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均有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功效,但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周期长,长期服药不仅增加不良反应,还增加药物耐药性,治疗效果不太理想[5]。
  祖国医学将慢性胃炎纳入“胃脘痛”及“痞满”的范畴,认为暴饮暴食及辛辣重味食物使得患者压力增大,肝郁气滞侵犯胃部,导致脾胃损伤,或用药不当,疾病难以痊愈,久而久之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是该种疾病典型症状,主要由复感寒邪、阳气素虚多只,治疗的根本在于消除虚寒。加味黄芪建中汤,该药方来自《金匮要略》,能健脾养胃、益气生血[6]。药方中的黄芪能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桂枝能起到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效果;芍药、甘草能起到止痛及健脾效果;党参、白术及生姜能起到健脾和胃的效果;枳实、厚朴能起到行气消痞的效果;半夏能起到和胃降逆的效果;健曲能起到消食化积的效果;全方共奏,能起到消炎止痛、健脾和胃的效果;现代药理学认为,该种药方能调节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调节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胃黏膜修复,使得胃黏膜形成保护层,抵御细菌入侵[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后,疾病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保证,且复发率少,症状缓解明显,以上研究结果都证实联合用药对疾病治疗更有利,临床可加大推广力度。
  综上可得,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提高疗效,减少疾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未对治疗结果造成影响,临床使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殷文银.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5):62-65.
[2]吴刚,郭胜红,袁华兵, 等.黄芪建中汤加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1):1203-1205.
[3]倪永华,周艳,南志成, 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0(1):99-100.
[4]张阳.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79-1481.
[5]李丹,戴建鹏.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17,7(36):375.
[6]魏晓广.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9):68-71.
[7]张阳.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0):1479-14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