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  曾孔芳
[导读]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曾孔芳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860)

  手术室是实施患者救治的重要场所,由于治疗过程风险较高,且每一环节的工作更为繁琐,这就要求在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才能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标识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传达信息所需要使用的一种象征符号,以在公共区域达到指示、提醒、识别、警告等作用。而在手术室中,护理标识是常见的标识符号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同时以针对性的标识图案还能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一、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
  手术室内的护理风险是指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可能会发生在护理过程中的任一阶段,同时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时间长、专注度高等特点,因此护理风险的优化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救治效果,同时也是医患矛盾的管理过程。随着医疗纠纷事件的不断发生,手术室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护理人员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外,还需要承担需要无形的心理压力。若是护理风险管理不当,则很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严重时还会引起伤残或死亡,一旦产生医闹纠纷也会影响医院管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评估了手术室内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基础上,来制定有关的预防风险因素发生的具体措施,以降低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的危险事件发生率。随着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的上升,有关研究指出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比其他部门的更大,这也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心理变化有关,从而更容易产生负面心态。因此,护理标识的使用可以方便内部人员进行识别,同时也以警示效果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总之,手术室内采用护理标识来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工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在工作时的心理压力,避免出现差错行为,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二、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如何设置护理标识?
  在护理标识的设计中,需要遵循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原则,一般需要包括种类、标语、色彩、表图、色牌等重要元素的内容。


而根据护理类型的不同,我们还会将其设计成不同的形式,目前可以划分为环境标识、警示标识和患者标识这三种基本形式。
  ①环境标识。由于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的关键场所,并且对于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在手术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物,因此需要通过护理标识来做好污染区和无菌区的区分。在手术室内,污染区以红色标识为表示,无菌区则采用绿色表示。对于手术室内的操作器械和设备的摆放,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也应做好区分,可以避免出现术中医疗器械准备不足、手术室内出现感染事件等不良现象。此外,手术室内还应为患者提供手术进度的护理标识,让患者能够清除地关注自身的手术进展情况,而医护人员也应做好相应的防护。
  ②患者标识。在临床上手术治疗中,腕带是医院中患者身份区别的重要标识之一,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填好患者的个人信息,特别是病情记录,并按照颜色的区分给不同类型的患者佩戴相应的腕带,例如红色标识的腕带为重症患者;蓝色标识的腕带为普通患者;粉蓝色标识的腕带为患儿等。在进入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腕带标识和患者的信息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接错患者、护理术式方法错误等问题。针对患者存在药物过敏的问题,护理人员还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对做好护理标识,在手术室内将过敏标识放在醒目的位置,如悬挂在输液架上,以便于医护人员反复查看;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建立多个静脉通道,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颜色的区别做好标识,并且记录下标识名称和时间,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引起混乱;此外,若患者存在其他并发疾病,或是处于昏迷、病危的患者,也应在手术室中提供红色腕带进行标识。
③警示标识。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高专注力于患者身上,很容易出现包装类药物使用错误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包装类药物的护理标识,当患者需要在静脉滴入或注射中使用到多种药物时,应该做好药物的警示标识,内容包括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途等,并且用不同颜色的标识来做好内服药和外用药的却区分,例如具有红色标识的药物为内服药物;具有蓝色标识的药物为外用药物。对于需要提前抽取到注射器中的备用药物也应提前做好护理标识。由此可见充分运用好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