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刘满平
[导读] 研究分析重症医学科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的效果。
刘满平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医学科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一共收治80例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将其按照双色球法分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甲组)、万古霉素治疗(乙组),对比两组结局。结果:甲组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乙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均有理想效果,均具有一定安全性,但从整体疗效可看出,利奈唑胺的用药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利奈唑胺;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均属,对市面上应用的所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耐药,于1960年在英国首次被发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造成感染的罪魁祸首之一。临床有研究[1]指出,住院患者中年纪较大、整体身体机能较弱、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慢性疾病患者有较高的MRSA肺部感染风险,一旦感染,患者有较高的几率会死亡。为改善这一现象,临床针对MRSA肺部感染的治疗展开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主要对比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一共收治80例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将其按照双色球法分组。甲组40例中男女比为23/17;年龄48-75岁(61.67±7.65)岁;病程3-12d(7.40±3.11)d;APACHEⅡ评分(26.04±5.11)分。乙组40例中男女比为22/18;年龄48-74岁(61.48±7.59)岁;病程3-11d(7.23±3.10)d;APACHEⅡ评分(26.11±5.10)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注射用利奈唑胺(生产企业:美国辉瑞公司  批准文号:H20110311  药品规格:
300ml:600mg)静脉滴注,一次0.6g,一天2次,结合患者病情需求,连续用药10d--14d。
    乙组:注射用万古霉素(生产企业: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366  药品规格:0.5g(50万单位))静脉滴注,一次0.5g,一天2次,结合患者病情需求,连续用药10d--14d。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标准[2]如下,治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中有一项还没有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中有部分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甚至有病情加重现象。
  细菌清除率,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标准[3],清除:患者用药后,连续两次获取标本病原菌进行撇杨,结果均为阴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蛋白尿。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甲组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乙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3·讨论
  MRSA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多发于重症医学科。MRSA本身具有高度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难度非常大。革兰阳性菌是造成感染的主要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现今临床多通过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均为常用药。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抗菌药物,也是一种细胞蛋白合成抑制剂,属于MRSA肺部感染的对症药物,本身具有药物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独特性,在临床应用可保证良好的液体穿透性及药物组织。在MRSA肺部感染的治疗中应用,细菌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可选择的与SOS亚单位核糖体进行结合,可有效干扰起始因子以及核糖体的7OS起始复合物形成,可有效抑制人体细菌合成蛋白,但不会对肽基转移酶活性造成影响[4]。万古霉素则是临床常用的多肽类抗菌药物,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从而达到强大的抑菌效果,也是临床治疗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从本研究结果看出,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从细菌清除率看,利奈唑胺的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利奈唑胺属于抑菌剂,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万古霉素属于杀菌剂,对肾功能影响较大。
   由上可知,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疗效理想,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丰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695-698.
  [2]刘敏,张凤香,张萌, 等.重症医学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8,12(5):483-487.
  [3]李晓红,韩华,温明超, 等.利奈唑胺治疗肺部MRSA感染效果及其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等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8,17(1):14-17,21.
  [4]段娜.利奈唑胺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