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平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医院;山东泰安271400)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以我院160例脑梗塞患者(收治时间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就诊后均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使用NIHS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以此探讨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观察者治疗后NIHSS评分(8.25±1.58)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1.82±2.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组间NIH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脑梗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神经功能;疗效
脑梗塞是因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由缺氧/缺血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性软化或者坏死,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同脑组织损伤部位、缺血严重程度/血管大小等有关,部分轻微患者无症状表现,严重患者可发生肢体活动障碍、昏迷甚至死亡。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组织缺血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尽快恢复神经功能。中老年患者是脑梗塞的主要人群,高龄患者多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给脑梗塞的治疗回复造成影响。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对降低脑梗塞严重并发症非常重要,相关研究[1,2]指出单纯用药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欠佳,联合用药治疗更利于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阿司匹林在脑梗塞中主要发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二级预防用药,氯吡格雷同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本文对两者联合应用于脑梗塞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经常规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脑梗塞的针对标准;2)入院就诊时意识尚未完全模糊;3)完全自愿接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6±7.8)岁,对照组: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2±7.6)。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生存期不足3个月;合并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包括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营养支持等,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10mg/次,1次/天,口服给药。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385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阿司匹林10mg/次,1次/天,口服给药,氯吡格雷75mg/次,1次/天,口服给药。两组疗程为4周。
1.3 疗效评价
使用NIHS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量表包含对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方面的评判,评分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根据患者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制定疗效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脑梗症状明显改善,NIHSS量表评分降低90%以上;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脑梗症状得到缓解,意识恢复,NIHSS量表评分降低46%-90%;进步,治疗后患者的脑梗症状有所减轻,NIHSS量表评分降低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脑梗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NIHSS量表评分降低不足18%。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进步率。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例数和%表示, t和χ2检验分析,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观察者治疗后NIHSS评分(8.25±1.58)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1.82±2.16),详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组间NIH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png)
2.2 不良反应
观察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75%(7/80),皮疹2例,便秘1例,胃炎3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5/80),皮疹1例,便秘1例,胃炎2例,恶心呕吐1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1,p=0.548)。
3 讨论
脑梗塞是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可发病于任一年龄,在45周岁后发病率逐年增加,脑梗塞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造成影响,有些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大量调查[4]显示脑梗塞患者多数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尤其中老年患者因脑动脉逐渐硬化,脑血栓形成的几率增加,以上也是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脑梗症状复杂,主观症状有头晕、偷偷、失语甚至昏迷,严重的有肢体皮纳坦/吞咽困难等。临床针对脑梗塞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脑区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损失。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溶栓、脑组织保护、抗凝血等。已有报道[5,6]指出相较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联合治疗药物应用的效果更佳。张诗童研究[7]中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联合用药治疗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好于单一用药组。组合治疗策略也是应对急性脑损伤的有效测率之一。
本研究中,以近两年16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同时,分析了单用阿司匹林和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脑梗的疗效,首先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的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指定疗效标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张光伟报道[8]结果相符。进步提示联合治疗的效果是明显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两者的机制不同,可见联合使用可发挥更好的抗凝效果。阿司匹林主要用过抑制血栓烷A2来发挥作用,氯吡格雷则是选择性抑制ADP同血小板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通过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副作用,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木克热木?沙依,肉孜买买提?阿布都热西提.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28,132.
[2] 王卓. 针对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 当代医学, 2019, 25(29): 149-150.
[3] 史卫民.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1) :131-132.
[4] 崔娟娟. 分析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患者的的临床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50-151.
[5] 黄光辉,丁刚.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 :133. .
[6] 许馥洪,徐巧芬.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临床合理用药, 2019,12(12):73-74.
[7] 张诗童. 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 19(103) :181-182.
[8] 张光伟.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