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在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张伟1 何雯洁2 邓七平2
[导读] 分析在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联合应用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的临床效果

              张伟1 何雯洁2 邓七平2
(1新津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新津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联合应用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行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和观察组(n=35,行复方板蓝根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患儿采用复方板蓝根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主要指由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相较于成年人,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差,易感染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情发作时以头痛、发热、四肢无力为主要临床症状,若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肺基础性疾病,对患儿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因此,积极探寻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流行性感冒患儿70例进行分组对比,对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儿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观察组行复方板蓝根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4.86±1.26)岁;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岁-9岁,平均年龄(4.96±1.19)岁。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厂商: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51020242)治疗,用法用量为:口服,1天3次,1次15g。观察组行复方板蓝根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复方板蓝根颗粒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生产厂商: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80763)的用法用量为:口服,1天2次,1次45mg。两组均持续治疗3天。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评价等级可分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痊愈主要指治疗后体温在3天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体征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主要指治疗后体温在3天内降低0.5℃~1.0℃,体征与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主要指治疗后体温在3天内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存在体征与症状加重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 Excel 2010 进行录入校对,采用 SPSS 16.0 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根据不同资料类型以及检验目的分别进行 t 检验法、卡方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P>0.05 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7天,多数2~4天。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直接接触或与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典型症状如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高发季为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所引起的并发症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流行性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可快速自行痊愈,但在婴幼儿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2],所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病情持续加重、减少并发症是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分析原因:板蓝根在中医学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喉痹、丹毒,热毒下痢”功效的药物,可有效缓解流行性感冒症状,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3],但是由于提取分离物物质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药效较弱,所以导致抑制流感病毒的能力也较弱。神经氨酸酶是一种处于流感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属于流感病毒活性剂,可促使流感病毒毒性与宿主嗜性增强,并提升病毒感染能力和复制能力。磷酸奥司他韦属于能够针对性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不仅改变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活性额位点结构,而且阻滞流感病毒的复制和释放[4,5],达到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
  综上所述,流行性感冒患儿采用复方板蓝根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高海女, 汤灵玲, 李兰娟.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是关键![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 11(1):6-10.
[2] 李丽, 王凌航.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J].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8, 25(3):210-212.
[3] 刘丽芳, 李方洲. 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13):36-37.
[4] 刘心悦, 蒋荣猛. 儿童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4):313-316.
[5] Ives J A L , Carr J A , Mendel D B , et al. The H274Y mutation in the influenza A/H1N1 neuraminidase active site following oseltamivir phosphate treatment leave virus severely compromised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J]. Antiviral Research, 2002, 55(2):307-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