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蔡军
[导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蔡军
(通辽市中医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以及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下,极大的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病几率,鉴于脑梗死病症所带来了恶劣影响,不仅会威胁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而且当前还没有完全可以治疗的药物。行业人士就在加紧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促使脑梗死病症致残率得以下降的基础上,维持患者基本的生活。
   关键词: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
   引言:为了能够有效分析出中西医结合形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的应用情况,文章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共计80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合理的划分为40例的观察组以及40例的对照组。工作人员通过常规形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综合采取针灸以及西医方式开展观察组患者的救治。两组患者进行同一周期的治疗,之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将两组患者脑梗死变化进行总结。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主要表现为面瘫、偏瘫等的脑梗死患者,观察组患者一共有38例有效治疗情况,2例患者有着比较严重的病情变化,在一定时间你无效治疗,整个过程没有患者出现死亡现象。而相比对照组来讲,其中不仅有效率32例低于观察组,二期中间还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中得知,为了能够做好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治疗工作,采取中西医结合形式极为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文章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共计80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控制在45-85岁之间,在所有患者办理住院时,先对患者的所有症状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接下来工作人员形成数据比对[1]。
1.2方法
   在40例的观察组与40例的对照组中,工作人员借助常规形式开展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工作,也就是经常沿用的西医治疗形式,在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是针灸疗法以及西医疗法综合形式。对两个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时间,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效果进行调查,比较患者前后治疗脑梗死病症变化状况。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形式下出发,出于保证患者脑循环得以改善以及脑细胞得到营养的目标下,工作人员引导患者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一次进行药物口服;在每天睡觉之前口服一次10mg的阿托伐他汀片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主要的成分为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一天进行一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必须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等进行全面的监控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以上西医治疗手段以后[2],还应该给予院内协定处方活血通脉饮封包治疗,主要包括黄芪30g,牛膝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5g,地龙12g,生川乌12g,生草乌12g,桂枝10g,伸筋草12g,土鳖虫12g。工作人员将上面阐述的药物全部研磨成粉状,将其放置于特定的封包袋当中,持续用清水进行20min的侵泡,然后在用工具进行加热处理,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擦拭,待热度可耐受后,外敷患肢,一天一次,每次需要持续30分钟。
1.3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从患者疗效评定标准下进行分析,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从脑梗死患者突出表现症状下进行分析,主要有面瘫、失语以及偏瘫等现象。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过程中,像患者失语、面瘫等症状完全消失划定为治愈;以上病症如果严重程度明显缓解划定为显效;如果以上患者病症基本消失划定为有效;与之前患者病症程度相对比,此时没有任何的变化,将其划定为无效。对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结合行业内严格的规定,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病症表现;同时,在全部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前,由工作人员对患者血液进行抽取,所有患者必须保证空腹状态,对其血纤维蛋白原变化加以检测,经过治疗之后,比较前后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原变化;最后,在对所有患者采取治疗手段当中,工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种种表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3]。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工作人员采取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形式,其中借助x2实施计数数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下表1中可以看出,从观察组患者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一共有38例治疗有效率,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有2例患者因为比较严重的病情,此时表现出无效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死亡病症。而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讲,不管是总有效还是治愈等方面,都明显低于观察组,甚至还出现了1例的死亡病症,两个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讲,一方面威胁到自身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文章鉴于表现为失语、面瘫以及抽搐等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形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经过80例患者划分为相等数量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后,其中对于采取中西医结合形式的观察组而言,有着38例的治疗有效,因为2例患者因为有着比较严重的病情,在较短的时间内治疗无效,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死亡病症;而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不管是治疗有效还是其他情况,都比观察组患者情况较差,甚至还出现了1例死亡病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常规脑梗死西医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就是依靠西比灵、阿司匹林、培他司汀等药物进行治疗,目的就在于抑制病情,从本质上来说不能达到痊愈的效果,一方面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的同时,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4]。
   结论:
   简而言之,对于脑梗死疾病来讲,隶属于有着严重病症的神经内科疾病类型,为了能够保证患者正常的生活,维持各项身体机能,就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文章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形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了应用治疗,相比较于过去单一的治疗方式,不管是治疗有效率还是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效果俱佳,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行业人士将需要继续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同时,将其全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燕婉,何莉娜,颜志刚,等.芪续复力汤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4(2):237-239
[2]陈晓锋,王婧婧.壮通饮治疗恢复期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1(8):959-960
[3]石娓霞,张百祥.利脑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8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9,7(3):235-235
[4]郭灿,李淑娟,郭彦燕.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8.34(7):1004-1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