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预防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贾宏晔
[导读] 探讨早期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预防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贾宏晔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预防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符合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意愿,是否接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及实验组的抗血小板药物均按照指南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300 CYP2C19,随后阿司匹林100 mg及氯吡格雷75mg应用21天,但实验组在第21天给予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结果进行用药,对照组按照指南继续治疗,比较随访90天内两组患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90天内轻型卒中复发率较实验组患者高(对照组30%,实验组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1d)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可降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
关键词:早期;CYP2C19基因多态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氯吡格雷抵抗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是一种症状轻,容易被广大患者忽视的脑血管病,但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临床中常规按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进行治疗[1],但有部分患者在第21天至90天给予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期间发生疾病复发,相关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在不同患者的体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各有不同,统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这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复发,且亚洲人CR的发生率在20-65%[2]。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需经过肝脏内CYP2C19酶处理才能发挥作用,而此酶具有多个位点,如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等,从而导致其具有多态性[3]。本研究探讨若早期给予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及时调整用药是否能降低其90天内卒中复发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至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8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46至81岁,平均年龄(61.577.77),无失访,所有患者均符合指南中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生存预期超过90天,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及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或其委托人同意治疗。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的抗血小板药物均按照指南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随后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应用21天,但实验组在第21天给予实验组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结果进行用药,对照组按照指南继续治疗,此外再根据两组病情进行对应的基础治疗。比较随访90天内两组患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
1.3 临床评价指标 主要终点事件:患者在21-90天内出现缺血性卒中复发。次要终点事件:患者发生非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事件。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患者共80例,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61.538.91岁;实验组40例,平均年龄61.636.56岁;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30.0%;实验组复发4例,复发率10.0%。如下方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3.讨论
    目前关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并不明确,常用的定义是:一种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轻型神经功能障碍(定义为NIHSS≤3分),持续时间≥24 h,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缺血性梗死所致而不是由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脑出血所致。有文献报道其90天复发风险为18%,但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此,考虑与患者年龄、性别、依从性、氯吡格雷生物利用度、剂量等均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有关。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代谢水平降低 ,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水平降低,从而减弱对血小板抑制作用[4]。但抗血小板药物是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必需药物之一,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可有以下四种代谢型: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5],本研究意在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测后根据结果来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所以并未对各类型进行展开讨论。理论上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显示,分型为慢快代谢型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机会可能较高,考虑到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少有关,所以未见发生出血性事件患者;
  目前国内外大量有关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均集中在心血管领域[6],且被广泛推荐;而在脑血管病领域并未在指南或专家共识里被普及。希望有更多大样本研究来证实,若早期给予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以更加精确地对给予患者个体化用药,可减少卒中的复发率,为患者及家庭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6.

[2] Yi X,Lin J,Zhou Q,et a1.Clopidogrel resistance increases rate of recurrent stroke and other vascular events in Chinese popula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6,25(5):1222—1228.

[3] Guirgis M , Thompson P , Jansen S . Review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resistance i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17, 66(5):1576-1586.

[4] Xingyang Y , Jing L , Yanfen W , et al. Associ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Genetic Variants with Clopidogrel Resistance and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 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 Thrombosis, 2016, 23(10):1188-1200.

[5] 祝锦, 刘丽宏. 氯吡格雷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15):1774-1778.

[6] 李晓静, 陈晓敏. 血小板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003):333-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