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楚红梅 李林林 贾前伟 刘娜
[导读]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产生的影响。

楚红梅  李林林  贾前伟 刘娜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为此研究对象并通过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及研究组在焦虑、抑郁、自理能力评分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研究组在焦虑、抑郁、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总满意度方面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不仅有着良好的心理状态,自理能力也显著提高,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老年;白内障手术;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机能逐渐减弱,随之代谢也发生异常,再加上一些老年疾病的发生,对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白内障疾病是老年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后降低了患者的视物能力,更有致盲的危险[1]。治疗老年白内障最佳方案为手术,受到自己身体因素、认知等影响,患者会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的治疗及预后,再加上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2]。本文中主要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产生的影响,下文为详情数据资料。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为此研究对象并通过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自61岁至73岁,中位数(67.0±5.8)岁,合并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研究组患者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自61岁至75岁,中位数(68.0±6.0)岁,合并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知结果为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②药物护理: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变化,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③基础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在病情稳定且基础疾病控制良好下进行手术治疗。④宣教护理:向患者讲解有关注意事项。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医院、科室环境,缓解患者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向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知识,如流程、安全性等,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反应能力较慢,因此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不厌其烦的讲解,直至患者掌握患者宣教的内容;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良好的态度,取得患者信任;告知患者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会有意识,向患者讲解如何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等,使患者意识到通过治疗视力是可以恢复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术中有关注意事项,并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的环境,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同时叮嘱患者在术中若有不适感时可通过摆手的方式告知护理人员,切忌不要摇头、闭眼。②术后护理:结束手术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将手术情况告知患者,以免患者过分担心治疗效果;叮嘱患者平卧休息,不要突然坐起、弯腰等,更不要大声说话、咳嗽等,避免做剧烈的动作,以免术眼发生出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区有没有渗血等,当患者术口有痛感且不能忍耐时可适当的使用止痛药物;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24h滴眼药水;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避免便秘;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无菌进行。③康复护理: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以免情绪有较大的波动;积极预防各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前做好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一旦眼部有不适及时就诊,定期回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对比护理前后(入院时与出院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自理能力(焦虑与抑郁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在量表中得分越高证明焦虑及抑郁越严重,也就表示心理状态极差;自理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表示,在量表中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独立进行日常生活,也就表示自理能力极好)。②患者在出院前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统计并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水平、宣教三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共三个级别,分别为很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
    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内,分别使用(n,%)及()代表,并在软件中进行χ2和t检验,P<0.05表明各项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
    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护理前焦虑、抑郁及自理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1。


3讨论
    白内障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普遍认为与糖尿病、年龄等有着密切关系,白内障的发生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而老年人不仅生理机能衰退,心理也极易发生波动,为治疗增加了难度[3]。护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护理的目的是加速患者的康复,使其尽早出院。
    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且自理能力有所提升,对该护理模式予以了高度评价。与常规护理比较,优质护理干预更注重心理与宣教方面的护理,手术虽然是治疗疾病,但是也会带来压力,特别是老年人。老年人的年龄较大,自身就会患有一些基础疾病,担心身体不能承受麻醉、手术,更担心手术失败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些都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4]。通过有效的护理与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意识到疾病带来的危害,更认识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更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医学的进步,因此放心的接受手术治疗,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疑虑、担忧等[5]。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将有关知识输送给患者,更可以建立良好的感情,从而为护理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专业性强、态度好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术前护理不仅使患者了解了疾病、手术治疗,也掌握了术中的注意事项,避免了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6]。术后想要更快、更好的康复,与饮食、用药等有着密切关联,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可随时发现异常变化,尽早干预治疗,将有关用药等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使患者掌握促进康复的有效方式。先进的医学技术、护理人员的专业性等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着密切关系,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利于疾病预后,促进了视力的恢复,随之患者的自理能力也就逐渐提升。
  总而言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不仅有着良好的心理状态,自理能力也显著提高,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郭金兰. 优质护理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9, 31(11): 175-176.
[2] 张秀平,郭淑娟. 优质护理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 38(19): 129-131.
[3] 李延萍,郭才冬,卢麒. 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 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 26(12): 95-96.
[4] 汪华. 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优质护理干预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23): 149-150.
[5] 龚焕球,何敏滢,梁绮荧,等.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健康知识认知及视力康复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31(7): 1059-1061.
[6] 汪华.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22): 3729-3730.

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基金项目:郫新科技【2019】4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