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杜萍
[导读] 研究在胸腔积液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

杜萍
(亳州市人民医院危重与呼吸二病区;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胸腔积液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科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引流量(957.35±21.08)ml,引流时间(12.34±0.56)d,积液消失时间(10.28±0.49)d。观察组堵管0例(0%),皮下气肿1例(3.3%),感染1例(3.3%),合计2例(6.7%)。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胸腔积液患者整体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减少脱管、堵管等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胸腔积液;整体护理;并发症;引流时间
   胸腔积液主要是患者胸膜腔内出现病理性液体聚集,胸膜腔内一般有5~15ml液体,可在人体呼吸时起到润滑作用,若打破平衡,造成液体超量,最终形成胸腔积液[1]。患者多表现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受到积液程度影响。目前主要采用引流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但患者病情反复,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利用护理干预手段,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为研究整体护理应用效果,本文于本科室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科室60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0例,性别:男/女=15/15,年龄(59.67±3.28)岁。观察组30例,性别:男/女=16/14,年龄(58.96±3.37)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胸腔积液诊断标准。(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
   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2)排除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结论相关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指标,观察导管固定情况,记录引流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保证病房空气通畅,湿度和温度适宜,病房内阳光充足,对患者各项体征指标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同时需要叮嘱患者引流过程中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可通过肢体或者表情示意。通过和患者聊天的方式评估患者情绪,对患者进行疏导,使用正面案例对患者进行疏导,让患者建立信心,配合治疗。
   (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使用约束带限制患者四肢,告知患者主动抑制咳嗽。密切监护体征,配合医生完成穿刺,通过拍肩膀、握手等方式给予患者支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表情变化,及时察觉患者不适反应,便于医生第一时间处理。
   (3)引流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彻底清洁穿刺位置,消毒灭菌预防感染的发生。定时查看导管状态,预防导管和正常位置发生脱离。护理人员需要对导管状态进行确认,一旦发生压迫或者折叠的情况,造成导管出现阻塞,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同时需要对引流管状态进行观察,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注意 引流速度不允许超过45ml/h。
   (4)术后护理:术后要密切关注穿刺区域,保证穿刺点和导管清洁,注意预防感染,如果出现发热或者红肿等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定时查看引流袋,达到2/3时及时倾倒,预防倒流回胸腔。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家属,避免导管和穿刺点沾水。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日引流量、引流时间、积液消失时间[3]。(2)记录患者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气肿、感染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胸腔积液患者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大,患者长期接受引流治疗,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患者配合度。导管引流创伤性小,患者产生的疼痛感低,但对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整体护理在术前耐心疏导患者情绪,通过健康教育结合心理疏导,让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排解,建立乐观积极心态,接受治疗,并严格对穿刺点消毒,预防术后感染。引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和导管引流情况,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一旦患者有异常反应,第一时间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术后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强调护理要点,有效预防术后感染[5]。同时通过护理人员对导管的定时查看,能够完全掌握导管引流情况,保证导管处于正确的位置,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整体护理从患者术前至术后,关注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病房等多个方面,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日引流量(957.35±21.08)ml,引流时间(12.34±0.56)d,积液消失时间(10.28±0.49)d。观察组堵管0例(0%),皮下气肿1例(3.3%),感染1例(3.3%),合计2(6.7%)。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给予整体护理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病程,并减少并发症,达到理想治疗目标。
   综上所述,给予胸腔积液患者整体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减少脱管、堵管等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苑悦英.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9):177.
[2]杨芹.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7):165-167.
[3]张立.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45+152.
[4]李洋.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16-17.
[5]周金,关欣,韩静.护理干预应用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02):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