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扶豪艮
[导读] 对整体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扶豪艮
(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中心卫生院;湖北建始445305)
【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自然分娩的108例产妇,依照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上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在第三产程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总产程上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9.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整体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不仅可显著缩短产妇产程,且产妇出血情况少,新生儿窘迫及窒息率低,同时能提升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然分娩;整体护理;应用;效果
  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程较长并伴随剧烈分娩疼痛,不仅容易导致产妇精力不足,还容易给产妇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产妇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等,严重影响母婴安全。[1]随着医护水平不断进步,近年来整体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到自然分娩中,显示了较好应用效果。[2]本文则以我院接收的108例自然分娩产妇为例,探讨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自然分娩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54例产妇中,年龄分布为21-34岁,平均年龄(27.6±4.4) 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8±0.9) 周;经产妇30例,初产妇24例。对照组54例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5±4.9) 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6±0.7) 周;经产妇29例,初产妇25例。两组产妇基本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产妇实施常规产前宣教,并引导产妇自然分娩。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为:(1)产前护理:强化患者产妇沟通,及时掌握产妇心理变化,并详细讲解相关保健和生理知识,制定合理饮食食谱,最大化消除孕妇紧张和焦虑感。
  (2)产中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口和宫缩情况,及时推进待产室,并分享产妇的自然分娩经验,如果有需要可以有一名家属陪伴,以提升产妇安全感。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往往需历时较长,在该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较大,需注重推进产程进程。随着宫缩越来越强,宫缩疼痛也会越来越明显,护理人员可加强与产妇交谈,通过分散其注意力降低其疼痛阈;向产妇讲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利弊,鼓励有条件产妇自然分娩;对于宫缩不强产妇,可鼓励其适当休息,保持体力与精力,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给宫缩及胎头下降带来影响。
  第二产程注意指导产妇掌握相应的生产技巧,护理人员要加大关心和照顾;指导其宫缩时屏气,通过增加腹压来达到对胎儿下降及娩出的促进;在宫缩间歇期间,指导产妇放松全身肌肉,适当休息,待再次宫缩时重新屏气用力;对于产妇的配合,需给予肯定,增强产妇自然分娩信心。
  第三产程积极配合产妇娩出胎盘,仔细检查产妇的胎盘完整性以及会阴裂伤情况等,且详细记录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密切监测产妇体位、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做好清洁和更换衣服工作。
  (3)疼痛护理:自然分娩过程中伴随着长时间的疼痛,对于一些疼痛感难以忍受的产妇,可在其同意下对硬膜外镇痛法加以采用;在整个产程中可引导产妇以舒适体位准备生产,通过有效沟通稳定产妇情绪等,从而降低产妇疼痛感,以较为平稳状态配合分娩。
  (4)产后护理:分娩后及时将婴儿抱给产妇看,以能够安定产妇心理;指导产妇掌握产后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平安。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SPSS21.0统计学处理,两者数据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 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上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在第三产程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总产程上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详见表1。


   3.讨论
  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涵盖产妇自然分娩产前、产中及产后整个环节的护理模式。据临床观察,产妇精神状态与其自然分娩结局密切相关,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往往会促进产妇体内几茶酚胺分泌,导致其宫缩不协调,影响其产程进展。在产前护理与产程护理中,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推动产妇产程进程。与此同时,在各个产程护理中,给予产妇相应的生产引导,也有利于推动产妇快速、顺利生产。此外,自然分娩过程中巨大的疼痛感,可能导致产妇耗氧量增加,影响胎盘供养,导致胎儿窘迫等,在分娩过程中适当地给予产妇镇痛措施,确保产妇的顺利分娩。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上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在总产程上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9.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结论:整体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不仅可显著缩短产妇产程,且产妇出血情况少,新生儿窘迫及窒息率低,同时能提升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梅移. 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1).
[2]胡为梅. 围产期整体护理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3):315+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