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何元川
[导读]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
                何元川
     (庆城县卅铺卫生院;甘肃庆阳745115)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5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2例,腹痛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7例,腹痛3例,控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减轻,输液完毕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方法,并有利于预防扁桃体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大龄儿童。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局部并发症等,影响儿童健康发育,本病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大多数因病毒感染后可继发性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也可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由于继发细菌共同感染,有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导致化脓性改变的呈现[1]。笔者近 2 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50 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 2018 年1月1日至20 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他们都有发热 (测量体温在 38.0-39.8 摄氏度),咽喉痛疼,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 (25例) 和对照组 (25例)。对照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6~14岁,平均年龄(10.1±1.8)岁;平均病程(2.6±1.4天;扁桃体分级:I度5例,Ⅱ度15例,Ⅲ度5例;所有患儿白细胞分类计数均为(10.4—2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为75%~93%。观察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 5-13 岁,平均年龄 (9.5±2.5) 岁;平均病程(2.8±1.3)天;扁桃体分级:I度4例,Ⅱ度16例,Ⅲ度5例;所有患儿白细胞计数均为(10.2~22.4)× 10 ^9/L,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为 76% ~ 9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咽喉疼痛: 查咽部所见,扁桃体两侧覆盖有白色或黄色点状渗出物。渗出物有时连成膜状,容易擦去。咽喉疼痛剧烈,咽下困难。颈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 细菌涂片染色镜检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升高。全身情况:急性病容,高热寒战。


1.3疗效观察与疗效标准:
1.3.1: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咽喉疼痛的程度、扁桃体肿大的情况及分级和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变化情况。
1.3.2拟定的疗效标准。(1) 咽喉疼痛消失;(2) 体温恢复正常范围;(3)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恢复正常。(4) 扁桃体肿胀明显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治疗6天后全部达到上述4项指标者为痊愈;低于1项者为无效。达到其中3项者为显效;达到2项者为有效;
1.4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青霉素钠20万U/(kg.d),加入50—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 次/d,5 d为一疗程。患儿青霉素过敏可改用阿奇霉素 10 mg/(kg.d),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 1 mg/ml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方剂组成: 玄参10 g、牛蒡子 10g、桔梗 6 克,射干 6g、羚羊角 10 克,薄荷 3 克,白芍 10 克,甘草 6 克,金银花 10 克,以姜、枣为引。并随年龄状况相应增减。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6-7日。
2.统计方法: 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技进行统计处理,本组计数资料全部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
3.结果:3.1两组治疗结果及治疗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观察组25例,痊愈21例,占84%,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5例,痊愈16例,占64%,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
 3.2不良反应:观察组组恶心2例,腹痛1例,对照组恶心7例,腹痛3例,控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减轻,输液完毕后不良反应消失。
4讨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比较多见。造成该病的病原体种类多样。其中,β 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临床常用青霉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发现,随着抗生素治疗的大量增加,耐药菌株不断涌现,以至于治疗效果不如以前。抗生素治疗不仅病程没有明显缩短,而且复发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临床上已经开始探索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2]。
    作者利用中药治疗的药理作用: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邪,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特别是,金银花还能增强人体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3]。薄荷可疏散上焦之风热,并促进病变处局部黏膜的血管收缩,从而达到减轻咽喉部肿胀疼痛的目的。玄参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如软坚散结,清热凉血作用。白芍除具有抗炎效果外,还可缓解疼痛和痉挛,活血化瘀。射干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与桔梗、牛蒡子、甘草等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甘草可以清热解毒,缓解咽部疼痛,促进脓液排出,减轻各种药物的毒性和强度。本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并有利于预防扁桃体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168.
[2] 刘福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炎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1.7(4):30-31.
[3] 孙浩.小儿乳蛾如何辨证治疗.中医杂志,2006,47(7):5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