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黄庭湘
[导读] 分析针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

黄庭湘
(湖北省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阳新4352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胆结石患者68例,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3月,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两组,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相关各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治疗,临床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
   前言: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又称作“胆石症”,主要为患者胆道系统(胆囊、胆管)内发生的结石疾病,而患者结石在胆囊内成形后,会对胆囊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诱发胆囊慢性炎症,而结石若嵌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会诱发感染,从而发生胆囊急性炎症,易有可能导致癌变,从而病发胆囊癌,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腹胀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而临床治疗常以手术为主,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但需切除患者胆囊,其预后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微创保胆取石术可在治疗患者胆结石的同时,保留患者胆囊,该措施于临床广泛应用[2]。本文以68例患者为例,对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为20:14;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2岁,均龄指数为(49.36±3.42)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患者14例,初中与大专以下文化水平患者11例,大专与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患者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为18:16;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4岁,均龄指数为(50.46±4.65)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患者13例,初中与大专以下文化水平患者10例,大专与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患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差异意义。
  纳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者,且行手术治疗者;③依从性良好,可积极配合完成实验者;④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⑤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患有严重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缺损者;③患有严重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④患有血液急性感染者;⑤不愿参与或抗拒者;⑥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者;⑦患有精神类疾病、智力有障碍者;⑧意识不清,或交流有困难者;⑨有手术禁忌症者。
    剔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不遵医嘱者;②中途转院或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给予患者全麻,建立腹压,其维持压力为:9.75-12.00mmHg,于脐下1cm左右处作切口,置入腹腔镜观察患者胆囊位置与病灶情况。然后钛夹夹闭胆囊动脉管,将胆囊分离、切除,若发生出血,及时给予压迫止血处理,最后缝合、消毒。
  观察组为微创保胆取石术,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于患者脐下1cm左右处作切口,行穿刺后建立气腹,然后于胆囊底肋下边缘作切口(1.5cm左右),以腹腔镜观察患者病灶,将胆囊抓到切口位置,依据实际情况扩大切口,切开胆囊并吸出胆汁,以0.98%氯化钠溶液冲洗,充分暴露结石、取石,取净后缝合胆囊与切口,并消毒。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并比较。
  ②以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共8项,依据问题将其分为4个维度进行评估,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与社会功能,每项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1分析组间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描述,t检验,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而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较差等因素影响,临床胆结石病发率显著上升,随病情逐步发展,患者胆囊本文疼痛难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是其关键[3]。临床常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措施,而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胆囊切除后,其胆汁无处存放,若从肝脏直接进入肠道,将造成患者常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使肠道菌群降解率增加,促使次级胆酸诱发肠癌,其效果不佳[4]。而微创保胆取石术可在保证患者结石取净的基础上,保留患者胆囊,并对其进行修复,有效保存患者胆囊功能,且借助腹腔镜可直视患者病灶内部结构,有效彻底清除结石,有效消除患者对胆囊切除带来的生活不便的担忧心情[5]。且本文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均优势明显(P<0.05),可见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及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相较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避免胆汁无法存放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尽早康复,且安全可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应军.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9):157.
[2]张旭璞.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73+95.
[3]李国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3):26.
[4]程慕华.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3-24.
[5]李吉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