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鉴别诊断穿孔性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及检出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刘中刚
[导读] 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64排CT检查的准确性。

    刘中刚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民医院;山东滨州251700)
【摘要】目的: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64排CT检查的准确性。方法:择取127例我院纳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分别给予患者超声检查及64排CT检查,讨论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急性阑尾炎64排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3.94%)、特异度(96.81%)、准确性(96.06%)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72.73%、84.04%、81.1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穿孔性急性阑尾炎应用64排CT检查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穿孔性急性阑尾炎;64排CT检查;准确性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单挑同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见恶心、呕吐等表现,包括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急性阑尾炎、穿孔性急性阑尾炎,其中穿孔性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患者应在早期实施诊断并予行对症治疗[1]。本研究就穿孔性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方式进行分析,讨论64排CT检查的准确性。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纳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急性阑尾炎男65例,女62例。年龄分布19-72周岁,均值(48.32±13.88)周岁。
1.2方法
   分别给予患者超声检查及64排CT检查,超声检查:取患者仰卧位,对其腹部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3.5至9MHz。如患者为女性,应对子宫及附件区域实施检查,对患者阑尾直径、回声及粘连情况加以了解。64排CT检查: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设备实施检查,层厚5mm、螺距为1.1-1.6,电压120KV,电流300mAs[2]。患者仰卧位,针对患者下腹部逐层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操作,对患者阑尾体积、内容物、阑尾壁厚度、直径、阑尾周围组织及结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3]。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1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以X2检查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同检查诊断准确性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结果
2.1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同检查诊断结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同检查诊断结果详见表1,急性阑尾炎患者确诊结果穿孔性急性阑尾炎33例,占比25.98%;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94例,占比74.02%。超声检查穿孔性急性阑尾炎39例,占比30.71%;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88例,占比69.29%。64排CT检查穿孔性急性阑尾炎34例,占比26.77%;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93例,占比73.23%。


3讨论
   阑尾炎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作为外科急腹症之一,穿孔性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因此其临床检查及诊断尤为必要。鉴于此,本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64排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64排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以往针对阑尾炎患者往往采用超声方式予以检查和诊断,其诊断准确性欠佳,同时超声检查受到患者盆腔生理结构影响,难以直观对患者病灶区域实施探查。通过64排CT扫描检查模式更具临床应用效果,64排CT予以扫描,所获得图像清晰度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估提供检查依据。临床医师通过对64排CT对冠状面成像予以重建,能够帮助医师对阑尾、盲肠、肠管之间的解剖结构关系予以辨别,其临床诊断准确性得到保障。
   综合以上结果,64排CT检查于穿孔性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臧文远,王炬玮,张晶石, 等.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4):605-606.
[2]都基权,焦健,许韫, 等.高分辨率CT检查在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20,60(9):86-89.
[3]柯灿泽,吴梦楠,刘向华, 等.128层螺旋CT MPR联合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4):679-6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