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进展及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张晶 张红强通讯作者
[导读]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进展及分析


张晶  张红强通讯作者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400000)    

【摘要】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十分常见的一项微血管并发症,在其病程的持续进展中,一些糖尿病肾病患者会进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还会达到尿毒症时期,也就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这种疾病的诊断依据有:a.存在糖尿病病史至少5年;b.产生尿蛋白以及肾功能衰竭问题,且血肌酐指标超出了500μmol/L,应实施维持性血透治疗;c.眼底检查呈现糖尿病到了Ⅳ期,且患者的眼底血管产生改变。截止到当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相关原发病产生率持续走高,选择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如肾移植或血透以及腹膜透析。下文,重点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进展展开分析与综述。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进展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就是于半透膜的基础原理下,将患者血液以及透析液均诱导如透析器之内,进而把他们从透析膜两端进行逆向性的流动,与此同时,巧借膜两端渗透梯度和溶质梯度及其水压梯度等,运用扩散和对流以及吸附等原理将多余水分以及毒素都清除掉,与此同时,能够给患者补充机体中所需的一些物质,让其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回落至正常状态。血透可以代替患者机体中的肾脏某些排泄功能,进而增加患者生存时间,就其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最为有效的一种疗法[1]。当前,糖尿病肾病血透临床患者在国内实施血透治疗患者人数中占据了近14%,此比例也在持续性的加大。为能对糖尿病肾病血透病患者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并且提升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实施的血透技术仍在持续改进当中。
1.持续低通量血透
   常规普通的血透技术能够实现对毒素的清除相关目标,但是,在实际透析当中,极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问题,加上,糖尿病肾病患者很多存在着自主行的神经病变,所以血透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低血压事件。然而,持续低通量血透主要是把血流量以及透析流量均下调,进行治疗时间上的延缓,让患者机体血管应激反应逐渐变小,与此同时,给予更长的时间去适应,这种血透方式可以对毒素实现高效性的清除,并且不容易诱发血流动力学等问题。在一些研究中曾呈现:持续低通量血透相比常规普通的血透技术在产生低血压事件方面少很多,在延长透析时间状况下,能强化对于小分子物质充分排除的作用,相对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2.含糖透析液的透析
   因为含糖透析液会影响到透析液保存问题,并且,无糖透析液存在着控制细菌生长以及预防高血脂产生的一些功效,所以,常规均是使用无糖透析液会对其终末期肾病临床患者实施血透。但是,就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在透析过程当中选择无糖透析液更容易产生低血糖事件。在某位学者的研究中,通过临床观察有进一步证实: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含糖透析液的时候,其全透析过程之内血糖指标以及血压指标均维持的很稳定,相比于选择无糖透析液,其产生低血糖事件更少[2]。


在另外的一位学者在研究中还指出:进行透析的时候,选择含糖透析液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血透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高血压状况,进而控制了因低血糖亦或血流动力学改变形成的充血性心衰、缺血性心脏病等等问题出现。但是,基于含糖透析液很有可能产生污染情况和不容易保存,又有一位学者进行临床的考证: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血透2小时之后产生低血糖事件、低血压情况,于透析进行大概2小时的时候静推浓度为50.00%的60ml葡萄糖,能够有效预防低血压和低血糖的产生,改善透析治疗之中的安全问题。
3.可调钠血透
   糖尿病肾病患者经常会伴随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其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失调,降低了血管调节能力,实施常规的普通血透容易降低血浆渗透压,并且减少血容量,其血流动力学也会出现变化,总之容易诱发低血压[3]。选择可调钠血液透析主要是其透析液的钠浓度由透析的开始一直到结束表现出高→低或者是低→高反复性的变化,进行透析之后血钠浓度又会回落到正常状态,按照治疗目的进行血钠浓度的有效合理调整,并不会给患者机体钠浓度的改变增加负担,规避高钠不良事件的产生。在一些研究中也有标明:“可调钠血液透析”,就其透析之中十分高的血钠浓度或者水平产生的作用包含:a.增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b.改变血容量实现再充盈;c.利于细胞内部水分转移到细胞之外;d.进行细胞外液的有效补充;e.在透析脱水之时可以维持血容量;其作用十分积极,还能控制透析时候血流动力学不够稳定的问题,所以,这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很重要的影响[4]。
4.高通量血透
    这种透析方式是对学业进行高效的净化,能够让很多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溶质经血液运送到透析液之内。在一些研究中有呈现:这种透析方式清除中分子质量毒素的效果要比常规血透效果好,更能够改变患者机体当中的脂质代谢问题,可以更好的控制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产生,预防神经骨病和心脑血管类的并发症产生[5]。整体上看,这种血透方法也还能够清除掉中大分子炎症介质,利于微炎症状态的改变,进而改善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达到改善预后结局的目的。
   综上,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进行综合治疗,例如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控制其血糖指标与血压指标、肾脏替代疗法等等,实施血透属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替代疗法的一种。鉴于此类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贫血情况、低蛋白血症等等,还是建议这类患者尽早接受血透治疗,以期更早的将机体中相关毒素清理掉,实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降低长期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邝湖, 周雪兰.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012(019):182-183.
[2]赵秀珍.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v.20(24):184-185.
[3]王佩.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 2018, 016(005):539-542.
[4]王红伟. 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现代养生, 2017,10(20):102-103.
[5]窦阿平. 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34):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