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电动骨盆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期牵引重量参数设置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张丽萍
[导读] 通过患者使用电动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的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的牵引重量参数设置,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张丽萍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目的通过患者使用电动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的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的牵引重量参数设置,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并通过电动骨盆牵引治疗的患者:急性期 1000例、缓解期1000例、恢复期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JOA腰腿疼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进行分析患者疼痛效果。结果:急性期的改善率为91.4%,缓解期的改善率为98.0%,康复期的改善率为99.8%。结论:电动骨盆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牵引重量参数的合理设置能够大大减小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电动骨盆   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  三期  重量参数 
   在临床上牵引技术就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手法、器械及其其他电动装置的外力,对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实施作用力,让患者关节有一定的分离,促使关节周围软组织能适当的牵伸,进而达到患者治疗目的的康复治疗技术。电动骨盆牵引作为常用牵引方法在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并通过电动骨盆牵引治疗的患者:急性期 1000例、缓解期1000例、恢复期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岁,急性期1000例缓解期1000例,恢复期1000例,采用JOA腰腿疼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
1.2  研究方法
1.2.1方法
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急性期患者通过电动骨盆牵引,并卧床休息,牵引参数重量设置:为自身体重的30~60%,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逐渐增加至100%,但最大不超过患者体重。若持续牵引的重量参数可从10kg~20kg开始进行,间歇牵引重量参数设置可从20 kg~30kg开始进行。如果患者适应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重量及时间,如果患者症状改善,就根据这个重量维持进行牵引。缓解期和康复期可采取间断或持续的电动骨盆牵引,牵引力参数设置为体重的30%~80%左右,每天一次,每次10~一20分钟。通常情况下牵引后在2小时范围内腰部有不适感为正常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为减轻患者牵引反应,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同时适时调整患者的姿位、重量以及时间,当有严重不适,需要立刻停止治疗,同时进行相应处理。
1.2.2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腰椎JOA评分表进行疼痛度满分29分:疼痛度<10分记为差;?疼痛度评分10-15分,记中度;?疼痛度评分为?16-24分,记良好;?疼痛度评分为?25-29分,记优。本文治疗改善率=(治疗疼痛评分为差的例数÷总例数×100%)-1?
1.2.3数据统计
本文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以( ±s)表示标准差,以(%)表示计数资料比,使用 t 及 χ2检验,当 P<0.05表示差异较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电动骨盆牵引治疗的观察于分析,显示患者普遍治疗效果显著,急性期的改善率为91.4%,缓解期的改善率为98.0%,康复期的改善率为99.8%,如下表:


3.讨论与分析
3.1临床应用
   电动骨盆牵引也就是腰椎牵引是临床最常用的方式。  广泛应用于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疾患,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同时还应用于脊柱前凸,侧弯,后凸畸形,还可应用于腰扭伤,腰肌劳损和腰背肌筋膜炎。当患者牵引后2小时内腰部会有不适感这是比较正常的,在治疗中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应同时适时调整姿位、重量以及时间,能够减轻患者牵引的治疗反应。当患者感觉严重不适时,需要停止治疗同时进行相应处理。患者牵引后不不能马上站立,而需要平卧休息10分钟左右,稍做休息后佩带围腰缓慢下床。在腰椎牵引中骨盆牵引主要应用于有神经根性腰痛的患者和单纯性腰痛。当患者没有坐骨神经痛,建议患者进行牵引,原因是牵引后患者会引起腰痛和其他风险。
3.2体位和角度
在对患者进行牵引过程中,患者的体位也十分重要,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将胸肋带以骨盆带分别固定于患者季肋部及其骨盆髂嵴的上方。
(1)仰卧位牵引 
       进行仰卧位牵引,患者双下肢伸直平卧,通过牵引让腰椎伸展,使牵引力有更好地作用于腰椎上段病变部位。使患者屈髋、屈膝90°,这样使患者腰椎前凸变平处于中立位,是牵引力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腰椎下段,这样能够更充分地使患者腰部肌肉得到放松,使患者腰椎生理前屈变平,进而使牵引力更容易作用于患者椎体后侧的病变部位,使牵引治疗效果更佳。
 (2)俯卧位牵引 
       患者采用俯卧位牵引,能够使患者腰椎伸展,将患者腹部垫枕使患者的腰椎前凸变平或中立位,垫枕头的高低能够调节患者腰椎屈曲的幅度。当患者因疼痛导致伸展活动受限的时候,就要通过患者的腰椎生理前凸变平的体位实施牵引;当患者伸展运动时疼痛缓解,则可以进行伸展位牵引。患者在俯卧位牵引下能够实施脊柱按压或踩跷等操作手法进行康复。
3.3注意事项
(1)牵引前 
       在给患者进行牵引前,需要向患者做好牵引解释工作,使患者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或消除,叮嘱患者在牵引时不能屏气或用力对抗等不配合的行为。对进行中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患者,需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最好的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对于高龄或体质虚弱的患者,最好通过电动牵引床轻度牵引。在牵引前可通过腰部热疗,这样能够使患者的腰部肌肉得到放松,避免患者腰部肌肉被拉伤。
(2)牵引后 
   当患者实施牵引结束后,缓慢去除患者牵引带,叮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30分钟左右,再缓慢起身下床。那句情况而定,可佩带腰围进一步巩固疗效。在对患者进行牵引过程中或牵引后,当患者症状和体征加重,就需要减轻牵引重量或停止牵引过程。对于肥胖或者呼吸系统疾患者需要慎用牵引。对于严重高血压,孕妇以及心脏病患者不能进行牵引。
参考文献
[1]文哲,吴官保,冯帅华.超微肿痛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TNF-α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4):704-707.
[1]李树英,陈秋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腰椎牵引康复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2):304-305-306.
[1]李志刚,刘旭卓,刘竹.内热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