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卢彬清
[导读] 以开展产妇分娩期间的护理研究为目的,对其使用家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帮助产妇进行分娩期间的各项工作,并对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卢彬清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307)

【摘要】目的:以开展产妇分娩期间的护理研究为目的,对其使用家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帮助产妇进行分娩期间的各项工作,并对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妇产科选取的数名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并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为研究对象。后将所有患者分组为B组(n=57例)和A组(n=57例),并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后,在产后出血率的的对比方面,相较于B组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19.30%,A组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5.26%相对更低。同时在新生儿窒息率的对比方面,A组的发生率3.51%也显著低于B组的发生率17.54%,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是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的优质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家庭产房护理;产妇分娩;护理效果

  产妇分娩是女性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分娩期间由于诸多意外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对产妇正常生产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甚至还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而这其中,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干预,能够保证产妇在生产期间顺利生产,同时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我院妇产科收治了数名接受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护理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现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应的阐述,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4月为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始时间,至2020年3月研究结束,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分娩的产妇中的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组为AB两组,其中A组57例,产妇年龄为22-35岁,均值为(28.47±6.3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8±2.41)周。另一组B组同样57例,产妇年龄为23-34岁,均值为(28.25±6.16)岁。孕周36-43周,平均(39.54±2.66)周。两组产妇在产程、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B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产妇进行密切的身体方面的检查,包括观察产妇体内胎儿健康状况,并指导其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A组:家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运用。(1)负面情绪的护理。由于组内产妇多为初产妇,缺乏分娩方面的经验,因此在分娩前后不仅很容易出现兴奋、欢心等积极情绪,同时又会因剧烈的疼痛感或产后会忙碌于照顾孩子而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从而对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交流,通过言语鼓励的方式促进其生产积极性的提升,鼓励产妇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要向产妇讲述相关案例,疏导其心理状态。(2)疼痛护理。产妇在生产期间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尤其是自然分娩的产妇,部分产妇甚至会因为剧烈的疼痛而昏迷,从而影响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有必要的话可以让产妇家属进入产房陪伴产妇进行生产,让其通过言语的方式鼓励产妇保持坚强的状态,或者让其回忆过去的美好事情,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产中护理质量。(3)环境护理。即为完成生产的产妇不知优质的病房环境,比如允许初产妇放置、悬挂其喜欢的物品与饰物,并且需要对产妇既往睡眠需求进行严格的评估,以此做好产妇家庭产房光亮、声响和门窗等设施的调整工作,使其在近似家庭氛围的环境中保持在较好的身心舒适状态。
1.3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情况。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越低,越表明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者,使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合表1所进行的研究显示,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后,相较于B组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A组护理后的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相对更低,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妇分娩前后常伴有各种负性心理与生理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产妇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胎儿异常,甚至导致产妇产后出血问题的出现,或者还会给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产妇优质的护理手段。
  而随着我国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家庭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种护理措施是让产妇的家属也投入到相应的生产工作之中,护理人员在对产妇实施护理期间,通过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措施的运用,不仅能够促使产妇在整个围产期提升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产妇在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提高护理质量,对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关系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帮助[3]。而在相应护理措施的帮助下,能够保证产妇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从而确保母婴的生命质量。
  结合研究显示,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后,相较于B组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A组护理后的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相对更低,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以此表明,对产妇使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是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的优质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颖芬,杨若雅.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106-109.
[2]杨红梅, 任敬民.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10):122-123.
[3]焦斯萍.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2):174+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