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综合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张艳红
[导读] 探讨优质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
张艳红
(庆城县蔡家庙卫生院;甘肃庆阳745111)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2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20 例) 和对照组 (20 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基础护理措施,并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例观察组,扁桃体恢复时间3.22±0.41天,体温恢复时间2.08±0.54天;对照组 20 例,扁桃体恢复时间 5.29±1.12 天,体温恢复时间 3.78±0.82 天。观察组各项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患儿家属知晓率,观察组为96.42%,对照组为82.40%.通过对两组家属知晓率的统计,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中,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许多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约占 10%~ 15%,小儿是该病的主要群体,而在治疗中,受疾病部位和儿童身体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和障碍。该病具有反复性、起病急等特征,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一般来说,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过程中,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理念仍然是主要的,并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方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我们采用科学治疗方法的同时,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0 例,包括男 1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5.42±1.01)岁。对照组患儿 20 例,男 12 例,女 8 例,平均年龄 (5.44±1.07)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强化输液巡视管理,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优质的综合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 1) 休息护理。(2)饮食护理。(3)发热护理。(4)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对家属的知晓率情况进行统计,其评价标准为:(1)完全掌握。家属了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看护技巧,能够妥善处理看护期间的各种问题,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一般掌握。家属对患儿的护理方法基本了解,对自己不懂的事宜,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都能纠正。(3)家属不了解患儿看护方法,且对临床工作的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 2 值和t值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当P <0.05 时,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20 例,扁桃体恢复时间 3.22±0.41 天,体温恢复时间 2.08±0.54 天;对照组 20 例,扁桃体恢复时间 5.29±1.12 天,体温恢复时间 3.7±80.82 天。观察组各项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患儿家属知晓率察组为 96.42%,对照组为 82.40%.通过对两组家属知晓率的统计,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病,发热后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咽喉痛等,近几年该病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我们的主要护理措施是 (1)饮食护理:在护理期间,科学合理的饮食能满足患儿后期康复的需要,所以护理人员应听从主治医师的建议,制定儿童个体饮食计划。一般来说,在儿童患病治疗期间,其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除了日常饮食外,家庭成员还应保证儿童急性期的饮水,避免体内水分过多流失[2]。(2)发热的护理:发热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常见症状,因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观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患儿在出现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发热症状,而这些,都需要及时的采取护理措施,在恢复患儿正常体温的同时,避免患儿病症加重的现象出现。如果发现体温升高,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用温水擦拭、额头冷敷等。如降温效果不理想,应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在测定患儿发热时,连续观察两天,做好患儿体温记录[3]。(3) 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仔细记录观察结果。患儿在病好后的2~3周内,若出现尿少眼脸浮肿,则可能患了合并肾炎;如发热、关节痛、心悸、脉搏增多,可能合并风湿发热。然而,所有这些都要求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以便在出现问题时,采取最佳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4)休息护理指导:护理期间必须要保证患儿的休息质量,即家属通过改善患儿的休息空间、保证室内温度等措施来为患儿营造一个优质的休息空间[4]。尤其要将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合理水平下,满足患儿喉咙部位湿润的要求,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也应该适当地打开窗户通风,但前题是确保儿童的健康。
 结论: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护理期间,采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不仅有助于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也能强化自我保健能力,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芸,张群. 探讨不同的方法对小儿扁桃体炎的护理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104+108.
 [2 董园园,亓艳菲,董莹莹,等 . 综合性护理在扁桃体炎行手术治疗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6):25-27.
 [3]呼碧庆,贺晓琴.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57-158.
 [4] 曹淑梅,秦怀仁.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