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生素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冯净 郭琳
[导读]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生素治疗进展

冯净  郭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53部队;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疾病在急性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抗生素药物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以综述研究方式,首先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其次,提出了抗生素类药物在这一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疾病临床治疗新药研究。
关键词:抗生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

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气流受限并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疾病可控可防,但是在患病后会呈现出进展性的变化趋势。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了可吸入有害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患者因为这些问题出现感染,会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疗中,加强免疫机体应答反应调节失衡,可以提高治疗有效性。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
   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明确,但是普遍认为这一病症的发展均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例如,环境中的一些具有刺激性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肺部,会使肺部出现明显的异常反应(张静,202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人体肺血管、肺部、气管道均有密切联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浸润炎性反应。当细胞释放出炎性因子,并且在肺部、气道等相互作用时,会对患者的肺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除了验证之外,患者肺部分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去平衡,体内的氧化物和抗氧化物质平衡失调,也被认为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喘和咳痰等症状(张悦,2019)[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将这一病症分为稳定轻和急性期两个阶段。在稳定期患者的病症比较轻微和稳定,但是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发展进入到急性期,患者发热情况也会加重,体重、食欲降低,精神萎靡、肌肉萎缩,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
2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生素治疗方案
2.1 药物作用机制
    抗生素类药物对于控制炎性症状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稳定期的炎症损伤,对于维持患者长期生存率、生活品质等都十分重要。炎症机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起到关键影响,其中,INF-α、IL-8等炎性物质都参与反应,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徐婷,2019)[3]。研究证明,感染因素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稳定期,非典型病原体中的衣原体作为致病菌,占比约在17%左右,合并其他因素会严重影响到疾病治疗(张佳佳,2019)[4]。抗生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有相似的非特异性抗炎症作用,根据抗生素特征,可从14环与15环产生抗炎症作用,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满意功能的效果。炎性细胞的活性与趋化性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炎性反应特征,有效降低炎性介质细胞的活性与趋化性反应,从而起到促进其衰亡的效果,有效抑制患者呼吸道的炎性反应,降低呼吸系统的损伤。
2.2 用药方法
   2.2.1 吸入用药
    吸入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更为简单、副作用少的手段,得到了临床和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贵磊等,2018)[5]。通过药物吸入到呼吸道的方式,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并且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研究发现,根据吸入用药方式药物起效作用与维持的时间,可以分为短效制剂和长效制剂两种模式(杨长英,2017)[6]。


若将两种药剂联合使用,以复合制剂的方式对肺功能改善较比单一的制剂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还能减少患者因用药而产生的副作用。
   2.2.2 全身用药
    全身用药中的抗生素药物对于严重病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例如,当患者处于呼吸困难、痰量增加或者浓痰过多时,可以根据常见病菌与过敏性药物,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抗生素药物(高斌,2017)[7]。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主要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在用药时,选择对上述病菌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提高治疗有效性(郭伟,2017)[8]。一般来说,当患者进入到稳定期,抗生素药物使用频次可以适当降低,一般控制3~7d为宜,如果病情加重,可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或者使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
2.3 新药研究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没有长效药物,随着对这一疾病的生理、病理和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新药正在研制中(申永春,2017)[9]。目前,进入到临床III期试验的药物为西洛司特和罗氟司特,在研究中发现,当患者处于稳定期、急症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时,合理用药能改善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两种药物相比,西洛司特的西段则性更高,副作用更低(文富强,2017)[10]。
3 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药物能够取得良好的炎性抑制作用,并且可以调节患者的生物膜功能。但是,抗生素药物如果长期使用,也有可能出现病菌耐药和耐受性等问题。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在确保能够取得疗效的基础上,以最小剂量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降低不良反应,仍是今后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张静.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06):518-519.
[2]张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的证候学分布及其病原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徐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9.
[4]张佳佳.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应用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9.
[5]贵磊,陈平,覃健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8,20(12):50-53.
[6]杨长英.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9):156-158.
[7]高斌.龙丹理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8]郭伟.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初步探索[D].河北医科大学,2017.
[9]申永春,文富强.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更新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2):132-135.
[10]文富强,曾妮.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7,29(01):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