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孙焕祥
[导读] 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


孙焕祥
(江苏省武进区嘉泽镇嘉泽卫生院;江苏常州213100)
摘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发展历史,自炎帝神农氏伊始,中医药物便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展至当代,中药已经在现代医疗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因其较高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而通络类中药主要指的是中医药物中具有通经活络效果的药物,这类药物在高血压等疾病中有较高的引应用效果。基于此,针对通络类中药在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以期促进通络类中药在医疗领域的更好应用。
关键词:通络类中药;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作为慢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属于络病范畴,患者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生此病。而通络类中药是具备通经活络一类效果的中成药物的统称。这类药物针对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通络类中药与高血压疾病之间的联系,针对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一、高血压、络病与通络类中药
    人类机体内的心率、血流、血压都属中医理论上的脉络范畴,且脉络对于稳定人体血流、血压和心率有重要的作用。一些中医研究者将脉络看作是实现人体内外沟通的工具,倪昀在研究中认为,脉络不仅能够为心肺脏腑器官提供需求血流,还对于保障心肺脏腑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身体气血传输、血压稳定等的重要作用[1]。在此理论基础上,脉络的不通畅,是造成血压异常、肝肾损害的因素之一,也可导致患者有阴阳两虚状况的出现,而脉络不通问题的持续发展,还会导致患者机体肝脏受到损坏、肝火过旺,甚至出现淤血阻滞脉络等问题。
贾俊国等在研究中指出,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环境气候、机体状态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脉络病变的主要原因,一旦患者的饮食习惯、机体状态发生异常,则会出现脉络缺乏营养、脉络毒损、中气运行失常等问题,在症状上表现为头晕、头痛等。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络病与高血压有许多相似之处,患者均有肢体麻木、四肢无力等问题。这是通络类中药应用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理论基础。
二、通络类中药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葛根
   葛根在通经活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高血压治疗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将含有葛根的愈风宁心冲剂纳入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转归理想[2]。将葛根素注射液纳入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患者中50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显著,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和头晕等,均有显著缓解[3]。经临床研究发现,葛根素在诸多妊娠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中应用均有显著效果,将其应用在临床,能够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降低患者的动脉血压、缓解眼底水肿、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综合来看,将葛根单一的应用在临床,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其次,将含有葛根的复方药物应用在临床,其效果也尤为明显,刘忠德等在研究中对这一成果进行了阐述,应用天麻钩藤葛根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在120例研究对象中,应用了天麻钩藤葛根汤的60例治疗组患者,其血压改善效果明显,在治疗前血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血压改善效果优于仅应用了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4]。将含有葛根药物成分的中药处方应用在临床,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二)川芎
    《本草汇言》中有记载:“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旁通脉络,为血中之气药。”可以看出川芎在通经活络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川芎单味药应用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如应用丹参川芎注射液,具有改善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等效果。将含有川芎的复方药物应用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刘启华在研究中对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相关阐述,将常规治疗方法即口服氢氯噻嗪与氯化钾口服液的对照组与常规治疗联用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治疗组展开对比,结果表明,在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头晕、头胀等症状的改善效果也更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
    除以上几种药物外,其他中药如臭梧桐、全蝎、穿山龙、蜈蚣等也是有较高通经活络效果的药物,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疾病上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将这类药物应用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主要以中药复方的应用方式为主,如穿山龙冠心宁、通心络胶囊等,应用具有通经活络效果的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疾病的进展还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状,如冠心病等,应用含有通络效果的中药,达到控制患者血压同时也有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积极作用。因此,在通络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的众多理论基础支持下,结合临床上针对通络类中药在高血压病中应用的大量研究,能够实现控制患者血压的较为理想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通络类中药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应用的情况来看,对通络类中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要想更好的发挥出通络类中药在控制患者血压方面的作用,应针对相关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掌握通络类中药的积极作用,整理系统性的通络类中药作用,将其应用在高血压防治领域,提高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昀,张华,安冬青.高血压前期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5):142-146.
[2]贾俊国.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19,14(02):192-193.
[3]胡小勤,齐彪,黄大利,蒙玉梅.通络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1):8-11.
[4]刘忠德.探析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2):143.
[5]刘启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01):9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