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李锋
[导读] 探讨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李锋
(安徽省淮北市皖北康复医院供应室;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以往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漏洞,具有针对性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与管理层的不重视、护士之间缺乏沟通、工作流程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为提高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质量,应加强管理,重视护理人员业务上的培训,不断提高供应室人员的业务能力。结论: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环节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供应室各工作环节的质量,医院应加大管理与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降低风险,提高医院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实施的可靠性。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收送工作;问题;措施
前言: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菌敷料、器械以及其他医用物品的主要提供场所,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性作用。现如今,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遵循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在这种形式背景下,下收下送成为了医院供应室的工作模式,留给护理人员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病人,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此外,在服务质量改进目标的确定上,也将重点放在了病人以及临床的需求上面,服务观念、服务方法也相继发生改变。为避免医院交叉感染事件的出现,在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开展中,相关护理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遵循按需按送的原则,满足临床的需求。不过,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在供应室护士与临床护士工作接触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漏洞,继而引发各种误会与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应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供应室存在的问题
   医院领导层具有一定的威严性,对于许多决策的确定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供应室作为医院重点科室,负责无菌敷料、器械的提供,与临床医护士相互合作,间接性的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不过,当下仍有许多基层UI元管理者并未真正重视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的开展,在意识上存在错误,普遍认为该科室不与病人直接接触,故不会影响到临床工作质量。其实,对于供应室内部工作人员而言,虽然不会与患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工作人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缺乏工作热情,甚至产生自卑心理[1]。
   从供应室人员素质的角度出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医院供应室工作的人员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加入,往往会存在惧怕心理,不愿去接受新的知识,思想懒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此外,供需失调问题的出现,也对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临床科室存在的问题
   从临床科室的角度出发,在填写供应物品时,由于自身对医疗物品的规格、型号等基本信息不够熟悉,导致无法领取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出现填单内容错误、领错物品等现象,对临床医护人员以及供应室人员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


另外,在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工作流程不够明确,在消毒或更换的医用物品准备方面,为得到有效的落实,领物、换物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常常需要供应室人员等候。数量非常有限,等到回收后,还未处理便受到科室的索要通知。
   在临床医疗工作开展中,有些护士的消毒灭菌意识过于薄弱,未能按照要求做到“一用一清洗”,相关操作存在不规范之处。此外,在纺纱、敷料的使用中,明知道不达标,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仍继续使用,不仅会影响到灭菌效果的发挥,还会增加二次污染的发生概率[2]。
二、措施及对策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医院供应室肩负着为全院提供无菌敷料、器械以及其他医用物品的职责,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院内感染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性作用。为此,医院领导层应提高对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每一阶段供应室工作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并分析,了解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另外。供应室人员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也是医院管理者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应按照时代发展的趋势,鼓励员工努力学习,并为其争取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其展现出自我价值。使其感到医院对自身能力上的重视,具备紧迫感各责任感,主动去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另外,积极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使其热爱自己的工作,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二)加强沟通,保障供应
   在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开展过程中,供应室与临床护理人员之间应做好工作上的衔接与沟通,双方相互配合。当遇到争议或者存在矛盾时,应及时进行交流,共同协商,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供应室管理者应虚心接纳其他科室医护人员所提出的建议,与科室内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谈论,明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科室工作质量。
(三)业务培训
   加大对医院感染科、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将重点放在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相关知识的培训上,强化各项操作上的练习,向其传授更多的业务知识,包括输液器、针头型号、规格上的辨识、器械数量的清点以及消毒物品的准备等工作内容[3]。
(四)加强供应室信息化管理
   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中,为提高医院供应室工作质量,医院应加强供应室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配备电脑等信息设备,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模式,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明确工作要点和方向,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提高供应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供应室工作的合理开展对于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为避免出现院内感染,医院领导层应加强对供应室人员的管理力度,从基础设备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入手,确保供应室各项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贺芸,蒋洁,常群燕,王晓婷.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68-169.
[2]杜菊.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168+175.
[3]马占玲.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6):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