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 任勇
[导读] 评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


 任勇
(云龙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目的:评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社区医院接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合理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中采用合理用药指导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值和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合理药物使用

   随着临床对糖尿病的不断探索和分析,人们逐渐重视血糖的控制和对糖尿病的防治[1]。糖尿病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呈现低龄化和大量增加的趋势,通过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2]。为了分析并且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情况,研究纳入我院接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社区医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合理用药指导,每小组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4岁至68岁,平均年龄是(52.25±6.31)岁;糖尿病病程时间在3年至9年,平均病程时间在(5.22±2.05)年。观察组,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2岁至69岁,平均年龄是(52.63±6.52)岁;糖尿病病程时间在3年至10年,平均病程时间在(5.25±2.04)年。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合理用药指导,(1)分析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处方频次和药物使用频率,分析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二甲双胍肠溶片,其次为二甲双胍类。参考《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3]。(2)口服降糖药物类别中,主要是双胍类、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单用药物降血糖效果较差时,要考虑联合用药,联合降血糖药物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4]。(3)针对高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为了预防低血糖,控制血糖在(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合理范围内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
   如表格1,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4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X2=4.2857,P=0.03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程较长,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和口服药物都是利用不同的功能来降低血糖,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会帮助两者充分发挥联合应用的优势,可以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确保血糖水平处于标准状态[5]。然而,药物种类增加,不合理用药现象逐年上升。主要原因为医生按照自身的感觉进行开药,对药物的实际用量以及理化性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用药过程中的禁忌症无充分了解,致使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严重后果,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合理用药成为药师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职责。所以,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用药监督体系,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当出现不合理用药处方时需要对医生进行及时提醒,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还可增强管理力度,在临床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融入合理用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医师的管理培训以及教育力度,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中,只有接受合理用药指导,才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曹萌,王涛,覃艳, 等.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6):1095-1098.
[2]王玉芬,陈伟伟,张伟丽, 等.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5):657-660.
[3]于琦,贾晨晨,贾鹏丽, 等.盐酸考来维仑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21):2998-3003.
[4]赵亮.探讨2型糖尿病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J].糖尿病天地,2019,16(11):78.
[5]姬永芬.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9,6(49):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