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安抚门诊就诊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单乙航
[导读] 研究心理护理对门诊就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安抚效果

单乙航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门诊就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安抚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就诊且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利用心理护理进行安抚,对比两组患者心里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而言,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产生了负性情绪的门诊患者而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消除抑郁情绪,具有较佳的安抚效果,具有良好的正面影响及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门诊患者;负性情绪;安抚效果
病人至医院就诊首先要到门诊接受检查,因此门诊通常是医院中人流最密集的就诊场所,也是最初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的窗口单位。当患者治门诊接受检查或治疗时,因程序的繁杂、环境的改变以及身体的不适,常常会产生负性情绪。此类情绪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效果。因此,门诊护士在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以及各不相同的就诊患者时,必须在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的同时,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从而对门诊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安抚。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实验具体探究心理护理对门诊就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安抚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就诊且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平均(43.01±13.52)岁。观察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平均(39.02±12.98)岁。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出负性情绪;(2)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接受心理护理;(3)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无负性情绪表现;(2)精神异常或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史的患者;(3)不能正常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正式实施,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了解并已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首先要理解患者在就诊前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需要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理解患者的迫切希望,耐心解答患者的就诊前的各种问题,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就诊制度和就诊秩序,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患者要优先考虑,如果患者等待时间较长,一方面要向患者说明情况,另一方面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仍需要等候多长时间。
其次,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考虑到其负性情绪,应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在患者候诊期间宣传指导相关的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帮助患者进行预诊,这不仅能够节约医生的治疗时间,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使患者能够有舒畅的心情进行后诊。
由于在初诊阶段很多患者不懂医学知识,所以难免会出现小题大做的心理,这严重增加了患者的负性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有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并向患者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指导,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直到他选择正确的科室门诊进行咨询,只有消除患者的顾虑才能够真正缓解其负性情绪。
复诊患者之所以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经过各项检查和化验后仍然未能确诊,所以出现了情绪低落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细心的指导,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更要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医生为其诊治,这样患者才能够尽快的得到治疗。
1.3观察指标
(1)SAS和SDS评分。SAS量表评分标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SDS量表评分标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大于72分。
(2)使用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作为患者医院就诊的第一站,反正往往是大多数初次就诊患者的集中地,在就诊过程中,由于程序的复杂、环境的生疏以及疾病的困扰等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放松,安心。造成负性情绪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大不相同,所以在心理反应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除了常见的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外,门诊患者还表现出恐惧的心理,这些负性情绪都是导致患者小题大做,甚至与他人出现争执和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此,针对患者的差异性,护理人员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通过护理措施有效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如此才能够使门诊护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同时避免因患者的负性情绪而影响患者的就诊效果。
通过研究证实,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其负性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SAS及SDS评分也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心理护理的安抚下,患者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诊疗,从而保证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于产生负性情绪的门诊就诊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够达到极佳的安抚效果,使患者能够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接受检查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渝媚.心理护理在门诊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5):2111-2113.
[2]蒋萍,张素丽,王海昕.门诊就诊患者突发意外的急救与防范[J].安徽医学,2015,36(08):1014-1016.
[3]宁友茹.心理护理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2):188.
[4]李畅婕,吴静.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应护理[J].农垦医学,2012,34(04):364-365.
[5]成维萍.门诊就诊患者突发意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3):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