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霞 吴波 吴畅 李卫 王敏
(重庆市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9000)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黔江区土家族地区糖尿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开展土家族地区糖尿病防治提供预防控制策略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各年龄段、性别、人口构成情况,随机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18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等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共调查1800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4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害饮酒、超重/肥胖为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大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倡健康体重、限量饮酒,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土家族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渝鄂两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人口以土家族为主。近年来,全国有多个地区报道了普通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但对土家族地区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现状研究较少,因此了解土家族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开展土家族地区糖尿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5岁及以上黔江地区常住居民,自愿参与调查者。
1.2 抽样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2017年随机抽取6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 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按各年龄段性别人口构成情况,从每户抽取1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共确定调查人数为1800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调查员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现场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内容,完成问卷调查后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测量。
1.4诊断标准 糖尿病判定标准: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7.0mmol/L和/或服糖后2小时(OGTT -2h)血糖≥11.1 mmol/L或已被乡镇(社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1.5 统计分析 为保证调查质量,现场调查由2名质控员对所有问卷进行现场审核,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1进行双录入,核对比较后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主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如不符合卡方检验的条件则采用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主效应方程,采用逐步后退法分析鉴别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自变量选入水准取0.05,剔除水准取0.10。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800人,其中男性885人,女性91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44%,其中男性(9.94%)和女性(8.96%),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高年龄组患病率高于低年龄组(χ2=61.79,P<0.0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6、18.41,P<0.05),是否有害饮酒者和超重/肥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27.63,P<0.05)。
2.2糖尿病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5,95%CI:1.19~1.53)、有害饮酒(OR=2.20,95%CI:1.07~4.53)、超重/肥胖(OR=1.59,95%CI:1.28~1.97)为黔江区居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1。
.png)
3讨 论
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1]。
本次研究显示黔江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44%,低于重庆市2016年报道糖尿病患病率(10.73%)[2],也低于重庆市九龙坡区(9.58%)[3]?高于重庆市丰都县(6.50%)[4]、开县(7.3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害饮酒、超重/肥胖为黔江区居民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这与国内类似研究[6] [7]一致;已有研究证实,体质指数越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越高[8],男性大量饮酒能增加患病糖尿病风险 [9]。
糖尿病为终身性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心脏病、肾脏疾病和眼部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大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倡健康体重、限量饮酒,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定期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血糖监测,做好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并提高糖尿病规范管理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综合防控减轻糖尿病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与医疗负担。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 张健,李蕾,等.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6):94-96.
[2]向新志,丁贤彬.重庆市慢性病监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 3):56-60.
[3]?谭学筠,秦军,杨敏,廖怀平,梁艳,汤成,王丽,陈熙.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8):1686-1089.
[4]?熊薇,崔小平,徐世强,傅军,付亚琴,熊春艳,丁贤彬.重庆市丰都县监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2):102-104.
[5]黄凤珍,徐少华.开县慢性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现况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 31(2):99-101.
[6] 谢奎,付莹,等.深圳罗湖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J].?热带医学杂志,2017 ,17(11):1535-1537
[7] 汪慧,王嫽嫽,金叶,等.温岭市成人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2):166-168.
[8] Bombelli M, Facchetti R, Sega R,et al. Impact of body mass index andwaist circumference on the long -term risk of diabetes mellitus,hypertension, and cardiac organ damage[J]. Hypertension, 2011,58(6):1029-1035.
[9]陈德喜,吕家爱,陈磊,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J].职业与健康,2017, 33(16):2291-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