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危重症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徐雷明
[导读] 探析营养支持疗法用于慢性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徐雷明
(滨海县人民医院;江苏滨海224500)
摘  要:目的  探析营养支持疗法用于慢性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慢性危重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甲组38例,常规治疗;乙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疗法,对比营养指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比较,乙组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乙组平均住院时间(12.36±2.15)d短于甲组(15.22±3.17)d,有统计学差异性(t=4.603,P<0.05)。结论 营养支持疗法在慢性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其营养指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危重症;营养支持疗法;平均住院时间
     慢性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危重状态下,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机体免疫力低,营养状态差,病情恢复慢[1]。基于此,在对慢性危重症患者开展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营养补充,可以维持机体稳定,对其病情恢复起到促进效果。营养支持疗法可以为患者补充体内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临床应用取得显著成效[2]。本次研究对慢性危重症患者共76例分组治疗,现对治疗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危重症患者中抽取76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甲组、乙组各38例,甲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6~85岁,平均年龄(63.42±4.1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4±2.11)年,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5例,其他5例;乙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5~83岁,平均年龄(63.39±4.1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08±2.09)年,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其他4例。纳入标准:均为慢性疾病,且病情严重,属于危重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不能配合研究开展[3]。统计学对患者基础资料分析,无差异性(P>0.05),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甲组:常规治疗,包括纠正酸碱紊乱、维持水电平衡,抗感染、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改善微循环等等。
   乙组: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即在甲组基础上开展营养支持疗法,具体如下:所有患者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的营养剂为能全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84),该营养剂由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生产。通过营养泵24h持续输注,初期250ml/d,随着患者肠道耐受情况,对速度、剂量遵医嘱调整,逐渐增加。
   两组患者均治疗8-10d,观察患者改善情况。
1.3观察指标
   以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平均住院时间为重点观察指标,对比数据,探究营养支持疗法营养的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指标数据处理,用(%)、(±s)对计数、计量资料表示,前者2检验、后者t检验,α=0.05,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乙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平均住院时间对比,乙组(12.36±2.15)d短于甲组(15.22±3.17)d,有统计学差异性(t=4.603,P=0.000<0.05)。 
3讨论
   对于慢性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脏器功能障碍、营养状态差等特点,很难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不能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效果。传统理念认为,在治疗初期予以患者营养支持,容易损害肠道,因此,建议在患者体征稳定后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医学理念的改变,人们对危重症的认知逐渐深入,且有研究发现,饥饿会影响肠粘膜功能,不利于胃肠恢复。由此可见,对慢性危重症患者予以早期营养支持极为关键。
   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等多种方法,其中以肠内营养支持最为常用[4]。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胃肠道向患者提供其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该方法具有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吸收快等优势,且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与其他营养方式比较,该方法更符合生理状态,通过肝门静脉,可以将营养物质送至肝门内部,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粘膜屏障能力,是目前临床医师首选的营养支持疗法。李成[5]等学者研究中发现,对于ICU重症患者,对其开展营养支持疗法,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起到极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与甲组比较,乙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平均住院时间较低(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慢性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予以常规治疗同时辅助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其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营养支持疗法在慢性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患者营养支持改善好,平均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可嘉.ICU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3):24-25.
[2]钱国美.危重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1):137-140.
[3]涂朗,陈培铭.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23):12-14.
[4]李梅娟.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59-60.
[5]李成,彭丽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4(13):1999-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