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杨婷
[导读] 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杨婷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病率、患病率均高于我国普通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况调研结果,低于我国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重症监护室患者等某类特殊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病率、患病率、除1期外其他分期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及发病率的研究结果,描述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病、患病现况及预防护理资源使用情况。
【关键词】:卧床患者;患病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压力性损伤
   2016年NPUAP提出“压力性损伤( Pressure Injury )”比“压力性溃疡”更为精确,并在官方声明中更新了定义。压力性损伤是指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部位或与医疗器械接触的部位,可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感。剧烈、长期的压力或压力合并剪切力可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微环境、营养状况、组织灌注和合并症等因素也会影响局部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程度进而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
   2.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
   目前的研究观点认为压力性损伤是由多个诱因及促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机械力是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作用于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的压力超过组织所能承受的最低压力时,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压力性损伤。
研究对象
   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6月18日,某医院的卧床患者。
   1纳入标准:
   年龄≥18周岁;
   入院后,卧床时间≥24小时;
   患者(或家属)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组时未发生四种卧床患者常患疾病(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只发生其中一种。
   2排除标准:
   入组时发生四种卧床患者常患疾病(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两种及以上。
   23985名研究对象中,男性13567人(56.6% ),女性患者10418人(43.4% ) ;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6.50±16.796)岁,其中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109岁;研究对象的卧床时间中位数为5天,其中卧床1~3天7788人(32.47% ),卧床4^-7天7264人(30.29% )卧床8天及以上8933 037.24%);81.09%的研究对象为三级医院住院患者;19.23%的研究对象在调查期间有过重症科室的住院经历;研究对象中,93.37%顺利完成住院期间调查,4.77%在住院期间死亡,1.06%放弃治疗出院,0.79%结束调查时仍在入组科室接受治疗。研究对象的压力性损伤相关疾病患病信息,21名研究对象疾病诊断信息缺失,信息有效率99.91%,研究对象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为33.92%;营养不良患病率最低,为0.25%。
   压力性损伤患病、发病人群年龄分布:压力性损伤患者年龄范围为19~100岁,平均年龄为( 62 .66±17.587;新发压力性损伤患者年龄范围为20~95岁,平均年龄(60.59±17.127)(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描述了不同年龄段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及发病率情况。
   
   压力性损伤患病、发病人群性别分布:801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男性511例,女性290例;292例新发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男性205例,女性87例。
不同级别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发病率描述:一级医院压力性损伤患病率为7. 76%,压力性损伤发病率为2. 73%;二级医院压力性损伤患病率为1. 15%,压力性损伤发病率为0. 72%;三级医院压力性损伤患病率为3, 73%,

压力性损伤发病率为1. 33%。
推论: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患病率为3.38%,压力性损伤发病率为1.26%,除1期外其他分期压力性损伤患病率为1.68%,除1期外其他分期压力性损伤发病率为0.67%;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病率、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均高于国内普通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况调查水平,低于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重症监护室患者等某类特殊卧床患者群体压力性损伤发病率、患病率、除1期外其他分期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及发病率调研结果。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卧床患者中,1期压力性损伤为最常见的压力性损伤分期,骶尾部、足跟部最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建议:今后研究应扩大一、二级医院样本量以获取更为准确的住院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及发病率相关数据;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压力性损伤现况调研,监测、分析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及发病率变化趋势以持续评价压力性损伤防治效果;建议研究者在继续研究中根据本研究结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干预体系。
参考文献
[1]谭正红.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23-24.
[2]顾吉,翁立立,沈燕萍,赵珊珊,封超群,陆萍.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照料者压力性损伤预防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24):53-55.
[3]陈晓领,杨海萍,李江.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实施延伸全面护理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20-22.
[4]李怡,刘敏,林俊.社区卧床老年人院前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07):844-847.
[5]汤志萍,王富云,刘雪梅.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力性损伤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5):69-71.
[6]曾满琴,杨雅.长期卧床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者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1):16-18.
[7]瞿小龙,蒋琪霞.动态与静态空气床垫预防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效果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0-12+16.
[8]戴正银,林红霞,王彤.集束化干预策略在老年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20):2522-2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