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摘要:医院是开展健康促进的主要场所,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是顺应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针对建设健康促进医院的主要做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医院;做法
健康促进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不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还涉及人群健康的各个层面[1],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促进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是开展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是医疗卫生机构理顺病患、职工、社区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必经之路[2]。通过出台实施促进和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的政策或措施,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改善就医环境,与社区建立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措施[3]。
一、国内健康促进医院现况
随着我国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实施,各医院的健促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医院正逐步从过去的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预防保健型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转化,健康促进医院的概念逐渐被重视和推广,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健康促进医院的试点工作。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各地探索医院健康促进的有效模式,在组织管理、政策倡导、干预方法、评价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建设健康促进医院的主要工作经验
1.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健促工作网络
1)建立院级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临床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健康促进工作例会,指导健康促进职能科室与各临床科室的工作;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定期考核、总结。
2)设立健康教育科。医院健康促进需要有一个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技术协调管理和指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实施业务培训和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料的编印、发放、整理及归档管理等;健康促进工作的协调、督促与考核;健康促进项目的管理。
3)建立健康促进工作网络。院内健康促进网络包括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健康教育科和各科室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科是健康促进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部门,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是健康促进医院工作骨干。
4)开展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职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控烟技能培训、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方法培训等,纳入医院学分管理。
2.坚持制订长远规划,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1)规范管理体系和考评措施。健康促进医院必须与医院的质量管理密切挂钩,实行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起健康促进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医院健康促进的服务效能,推动、巩固健康促进医院积极、稳定地发展。
2)根据规划开展各项健促工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各项健康促进工作,做好健康促进发展规划、健康促进效果评价、整合共享健康促进资源等工作。
3)保障设备、经费。医院应确保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必备的仪器设备以及活动经费。设备齐全是顺利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保障。充足的经费能够保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3.坚持特色科普工作,打造健促品牌活动
为了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首先应制订长远规划,定位目标人群;第二,成立活动小组,策划活动内容;第三,确定活动形式,凸显特色优势;第四,注重活动宣传,逐步树立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第五,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活动质量。以加强组织建设、服务人民健康为重点,突出专业特色,扬长专业优势,从而打造与时代发展主题相符的、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4.坚持送科普进基层,搭建固定科普平台
医院与基层单位结成合作关系,定期给予基层健康促进工作支援和指导,将有利于基层健康促进水平的提高,而且群众对健康知识的认识要经过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只有通过搭建一个固定的科普平台,持续性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才能使健康知识深入人心,最终导致健康行为的形成。
5.坚持创新传播载体,拓展科普传播渠道
1)将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完善教育载体。
注重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将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开设互动访谈栏目、论坛。题目可涵盖临床、预防、康复和心理等,使内容更加宽泛丰富,且通俗易懂,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2)建立综合的社会化媒体交流平台新媒体时代。
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网站等交流平台,及时、准确、科学地传播健康信息。微博是信息传播最便捷、最迅速的互动平台。建立涵盖专家微博、服务微博、粉丝微博、活动微博的微博矩阵,注重吸引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结合年青人的特点,捕捉网络民意、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积极引导,产生良性互动。
6.坚持创新健促形式,助力健康科学普及
传统的单纯依靠宣传栏、小册子、折页或传单等文字性的传播教育手段和非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应用现代化的视听传播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或健康教育基地、健康科普展厅、科普大篷车等互动参与式的健促形式更能激发服务对象的兴趣,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7.坚持推进控烟履约,创造医院健康环境
医院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医院建筑、门诊和病房的布局和配套设施, 门诊、病房、医护办公室、诊室的通风、照明、采暖等, 院内环境的卫生、绿化和美化, 生活条件的提供, 如营养全面的餐饮、方便舒适的卫浴设施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医院的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对患者的服务环境等。此外, 还要建立医院安全环境, 消除安全隐患。
“无烟医院”是建立健康促进医院的必备条件,医院要切实完善和执行各项内部控烟制度,建立控烟状况自查及通报、公示制度,落实有效的控烟措施,不断加大医院内部的控烟自律力度,努力巩固并加强依法控烟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医院的公共宣传阵地(如门口醒目处、电子屏幕、公告栏、健教橱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控烟宣传氛围;规范吸烟区的正确设置和标识引导;“控烟督导员”在岗期间应佩戴胸牌,主动对就诊人员及家属开展控烟宣传劝导。
结语:
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优先策略,任重而道远。通过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雁,医院开展健康促进的思考[J].医院管理,2012,19(11):135-137.
[2] 王磊,健康促进医院—新形势下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7(4):272-275.
[3] 潘岳松,郭秀花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