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与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闫錾先 王凤玲通讯作者
[导读] 对比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与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闫錾先     王凤玲通讯作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佳木斯154000)
摘要:目的:对比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与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2例,均为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年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并将其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腔内血管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来看,72例患者术前、术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之间的血流动力指标差异较小,(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心律失常,2例穿刺点血肿,并发症发生率8.33%;对照组出现2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心律失常以及2例穿刺点血肿,并发症发生率22.22%,相比之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与腔内血管成形术均能够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起到良好疗效,改善足背血流动力,但相比之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更安全。
关键词: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腔内血管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性;有效性
引言:老龄化背景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发病率在逐渐提升,导致该病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便是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机体退行性病变情况较为严重,同时也会逐渐出现组织碎片、脂质等物质异常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异常沉积情况会愈加严重,进而会提升血管堵塞的几率,导致诱发ASO-LE[1]。临床上对于ASO-LE一般可采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本次对照实验中,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选取了72例研究对象,据影像学检查分析来看,患者均符合ASO-LE诊断标准,同时1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23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9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据检查来看,患者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下肢坏疽、精神类病史等情况,符合入组标准。家属同意患者入组参与实验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19例,年龄介于62~74岁,平均年龄(71.24±1.46)岁,平均病程(2.68±1.42)年;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6,年龄在65~77岁间,平均年龄(74.63±2.04)岁,平均病程(3.52±1.5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将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实施于对照组中,采用局部麻醉,明确闭塞位置后于上、下端解剖并游离,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作为移植体,将其移植于闭塞动脉,并采用吻合术。
   观察组与之不同,需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明确患者病症情况,若其症状较为轻,且未合并有其他病症,应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姿势并进行局部麻醉,于同侧股动脉穿刺后置入型号为5F的动脉鞘,使用导丝引导球囊于动脉鞘中活动,到达闭塞部位后扩张球囊[2]。同时,若患者病症情况复杂,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应选择逆行穿刺,在超声造影的配合下明确血管狭窄程度,若狭窄程度超过50%,则需使用支架。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工具选择SPSS21.0,(n)为计数资料,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3.讨论
   ASO-LE是临床常见老年疾病,患者会伴随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下肢足动脉闭塞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使用下肢血流重建进行治疗[3]。腔内血管成形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是ASO-LE的常用疗法,据本次实验临床分析来看,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指标改善情况良好,(P<0.05)。而从表2并发症情况对比来看,使用腔内血管术治疗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使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2.22%,数据间差异较大,(P<0.05)。据此来看,腔内血管成形术安全性更高,但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测,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代洪娜,张宾,史洪涛. 腔内血管成形术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0):57-59+67.
[2]过建国. CT定位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调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浙江大学,2014.
[3]李家伟. 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提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