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金霞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共观察40例对象,全部为脑梗死患者,均于2017年2月到2017年11月在本医院接受救治,采用掷骰子方式将全部观察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0例患者,前者展开急诊护理,后者则展开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救治效果,对比统计结果。结果:与护理前展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更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提示实验组更低;比照救治总有效率,提示实验组更高;均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可行性得到证实,能够起到提高就治疗效果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应加以重视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急诊护理;救治效果;脑梗死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作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及时救治是改善患者预后、挽救其生命安全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救治效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可应用急诊护理,为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而进行研究,现报道研究展开详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共观察40例对象,全部为脑梗死患者,均于2017年2月到2017年11月在本医院接受救治,采用掷骰子方式将全部观察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表明存在差异不大(P﹥0.05)。具体情况如表1内容。
.png)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包括:收治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病情评估、进行检查、监测病情等。
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具体方法是:(1)成立急诊护理小组,由4名护理人员与护士长组成,对其展开急救、脑梗死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后开展模拟训练,提高其配合默契度。(2)接到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要立刻准备相关设备、药品、器材等,于5分钟内出诊,前往现场期间和现场人员展开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对其情绪进行安抚,并指导现场人员正确处理。(3)到达现场后进行静脉通道建立,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与体征,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上,返回途中通知医院开放绿色通道,详细问询患者或家属患者的信息,如年龄、疾病史、发作原因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到达医院后与专科护士做好交际工作。(4)指导患者家属签字同意,指导其进行住院手续办理,同时协助患者进行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为患者介绍治疗方案的流程与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可以积极配合。(5)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做好体征监测,然后进行溶栓治疗,若患者无法溶栓则需要进入抢救室进行诊治。(6)手术结束后仍保持对患者体征的监测,帮助患者进行坐立与翻身,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指导其下床活动,同时给予其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低脂食物。
1.3评价标准
共对两项指标进行观察:一是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1]测量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共计45分,评分低则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轻。二是救治效果,其评价标准[2]为:患者的体征恢复正常,清醒且意识清晰,认定显效;患者的体征显著改善,通过轻微刺激就能唤醒,认定好转;患者的体征没有变化或加重,无法唤醒,认定无效。比照两组的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至SPSS20.0。定性资料以检验处理,表达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处理,拜倒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2.1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测评结果,表2为详情。与护理前展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更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提示实验组更低,均有很大差异(P﹤0.05)。
.png)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死亡率与发病率均极高,且近些年呈现增长趋势,威胁加剧。相关研究表示[3],即使经过救治,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该研究提示患者出现该情况与其救治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需要及早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以往临床多应用常规护理,但该护理无法有效改善救治流程,导致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可实施急诊护理,通过成立护理小组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相关措施开展更加迅速,配合更加默契;同时可对救治流程进行优化,能够缩短救治流程的时间,保证护理流程更加规范且合理,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并避免出现交接漏洞的情况,进而保证救治成功率与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为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具体效果,笔者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中:与护理前展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更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提示实验组更低;该结果符合陈丽群[4]的研究结果,说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比照救治总有效率,提示实验组更高;该结果与盖琦[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起到提高救治效果的作用。均有很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可行性得到证实,能够起到提高就治疗效果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应加以重视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0):1681-1683.
[2]张蕾,赵真,胡艳梅.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救治效果及功能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9):1663-1666.
[3]皮玲丽,李丹卉,谭薇,等.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6):55-58.
[4]陈丽群.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6):66-68.
[5]盖琦.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