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余晓燕
[导读]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余晓燕?
(无锡市康复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掷色子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其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增加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度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存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如果糖尿病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那么就会对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伤,降低患者的身体机能。且糖尿病在临床上易合并多种临床疾病,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发展快、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效果不良,严重地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即生命安全。因此,对糖尿病的控制也就成为了现今医疗界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1]。而本院为了提升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特选取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期辅助临床治疗,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开展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掷色子分成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女性11例,男性13例,年龄在43-81岁,平均年龄为(65.65±4.84)岁。观察组女性12例,男性12例,年龄在46-83岁,平均年龄为(67.15±5.61)岁。两组患者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行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监测每天患者血糖变化。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用药。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
   1.2.1 入院宣教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入院宣教,并将相关的知识进行科普,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对自身的病情进行了解,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综合护理的良好展开。
   1.2.2 心理干预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放松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并主动帮助其解决问题,安抚其不良情绪,使其在临床治疗阶段保持良好的心态[2]。
   1.2.3 饮食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尽量要粗细搭配,要食用低纳高纤维的饮食,严格的控制食盐的使用量,不吃加糖主食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同时高油脂、淀粉含量多、辛辣食物、高蛋白食物也要禁止或减少摄入。护理人要叮嘱患者做到早中晚三餐按时吃饭,并合理地将饮食比例进行分配。
   1.2.4 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通过改患者机体内环境,并促进患者身体的自身调节和机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因此,护理人员要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指导,叮嘱患者在三餐后30-60min内进行散步、太极拳或其他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min左右即可。
   1.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变化;通过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比
   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2.48%,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高血糖,并产生多种并发症,而现阶段尚无特效药治疗糖尿病,这也就导致部分患者在长期的控糖过程中依从性下降[3]。目前临床上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为了能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糖。而常规护理模式尽管可以提升控糖的有效性,但最终效果还是不能达到预期。而综合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并不断的优化而来,它可以对患者实行综合化、个性化的护理,在临床疗效上更能凸显出护理的优势[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2.48%,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及控制血糖变化,对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淑娥.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糖控制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14):141-142.
[2]金丹.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7):253-254.
[3]戴静. 综合护理在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21):127-128.
[4]王慧.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16(7):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